大米是中国人主食,发黄大米能否吃?其原因有保存不当致霉变或稻谷存储问题。变质大米有毒,黄粒米虽可食但品质差。保存要依地域,吃法多样,如减少淘米、添加粗粮、吃糙米、少吃捞饭等,各有营养讲究。
发黄的大米还能吃吗?
大米发黄的原因
大米出现发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 保存不当导致的变黄:购买回来的大米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大米本身或环境水分高,在酶类的作用下发热,继而导致霉菌的繁殖,如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等。令大米霉变、泛黄、产生异味。
2. 黄粒米:购买时发现大米中夹带一些黄色米粒,或者农家收获的大米中,会大量出现黄色米粒。这种米称为黄粒米,一般是大米还是稻谷时,未及时脱粒、存储不当、存储过久或者稻谷收割后未及时暴晒造成。
发黄的大米能吃吗?
对于保存不当导致的黄色大米,是不宜食用的。三种导致大米变黄的霉菌,有毒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对人体有毒。中毒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头晕、没有食欲,同时对肝脏有害,诱发肝癌、肝脏肿大、肝功异常等。
而黄粒米通常不带有毒物质,不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只是大米的品质差,营养价值也降低,色、香、味均会受到影响,却可以正常食用。但是,如同其他大米一样,容易因为保存不但,而发生霉变,并且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因为黄粒米影响大米的外观、品种与销售,所以有关规定中,黄粒米的含量是不能超过1%的。
关于大米的保存
大米的保存受到地域与环境的影响,一般南方天气湿度大,大米保存时间短,夏季存放不宜超过3个月,冬季可适当延长时间。北方,可存放3-6个月。
如何辨别大米
辨别大米,无外乎看颜色、闻味道以及煮米饭品尝。
如何吃米更营养?
1. 减少淘米次数:维生素B在谷物的皮肤中存在较多,大米通常属于精粮的一种,经过多次去皮,如果过分淘洗,维生素B流失严重。
2. 尽量添加粗粮:从稻谷到大米,要经过数十道程序,造成大米中膳食纤维缺乏,易便秘、提高餐后血糖。可添加豆类、玉米、红薯等粗粮。
3. 糙米比精米营养更“贵”:糙米虽然与精米热量上区别小,但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更丰富,并且更“耐饿”,延缓餐后血糖与防便秘。
4. 少吃捞饭:捞饭容易导致大米中蛋白质、维生素B族、矿物质流失,降低营养含量。
发黄的大米情况各异,储存不当致黄不宜食,黄粒米虽一般可吃但易霉变,且含量不能超 1%。保存要依地域环境,南方夏季短存,北方可稍长。吃米要注意减少淘米,添加粗粮,多吃糙米,少吃捞饭,以保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