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餐桌上常见羊肉佳肴。羊肉营养丰富,可制成多种美味。立春后,虽羊肉能助阳抗寒,但不宜常吃,可配萝卜减燥热。春节有豆酱炖羊肉等菜谱,日常食疗方如黑豆与羊肉炖等,能补肾健体。
羊肉的营养价值与食疗功效
羊肉是营养丰富的肉类,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
每百克羊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3.3克,脂肪含量约为34.6克,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如涮羊肉、烤羊肉串、葱爆羊肉等。
羊肉的食疗功效
羊肉具有温补强壮的功效,可以:
1. 助元阳: 增强人体阳气。
2. 补精血: 补充人体精血。
3. 疗肺虚: 治疗肺虚引起的症状。
4. 益劳损: 缓解劳损带来的不适。
冬季食用羊肉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黏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立春后羊肉的食用建议
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此时食用过多的温补食物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羊肉属于温热性食物,立春后不宜过多食用,否则可能导致胃疼、大便干结、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中也提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禁吃热物”,而羊肉正是“热物”的代表。
并非完全禁止食用羊肉,偶尔少量食用并无大碍。如果担心羊肉燥热,可以搭配一些寒凉性食物,例如萝卜,来缓解其燥热之性。
推荐羊肉食谱及食疗方
豆酱炖羊肉
这道菜能够充分体现羊肉的温阳补肾功效。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具有温补脾胃、温补肝肾、补血温经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肾阳虚、产后血虚经寒等症。
豆豉和豆酱是黑豆制品,具有补肾、滋阴活血的功效,与羊肉搭配,效果更佳。
其他食疗方
黑豆与羊肉、狗肉一起炖,能够补肾阳,尤其适合肾虚者食用。黑豆还有“乌发娘子”的美称,用它制成的豆浆、豆腐等,是须发早白、脱发患者的食疗佳品。
除了羊肉,其他豆类食物,例如红豆、绿豆、豌豆、芸豆等,也具有各自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用,例如:红豆大米粥健脾胃;绿豆沙补充维生素和纤维;豌豆火腿炒米饭增强免疫力;芸豆炖排骨补气养心。
立春后宜食麦凉之,羊肉虽好但此时不宜常吃,可偶尔食之并配萝卜减燥热。春节有诸多羊肉菜谱,如豆酱炖羊肉等,日常食疗方中黑豆与羊肉等炖食可补肾阳,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