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超标易致儿童肥胖症,家长需注意控制。胖乎乎虽可爱,长大后肥胖却成心病。这里有 14 招护理胖宝宝健康,如哺喂母乳、适量喝鲜奶等,还需养成良好习惯,多运动、忌口等,预防胜于治疗,为宝宝未来奠基。

宝宝体重超标怎么办?

如何护理肥胖宝宝?

孩子在小的时候胖乎乎的,很招人喜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就成为了孩子和家长的心病。因为肥胖不仅影响外在形象,而且对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家长要巧妙出招,维护胖宝宝的身体健康。

宝宝体重超重时,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护理方法:

1. 哺喂母乳

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

2. 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

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
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3. 不要随便减肥

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所以不需要减肥,要知道不适当的减轻体重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

4. 适时添加辅食

不要过早帮宝宝添加辅食或是固体食物,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是4~6个月大,且应由婴儿米麦粉开始添加,过早添加容易造成肥胖,给日后的饮食习惯也造成了影响。

5. 把握喝鲜奶最佳时机

一般1岁以上的幼儿才能喝市售鲜奶,建议每天喝2~3杯全脂奶,不仅能提供足够的钙及维生素D,而且不会造成肥胖。研究显示“全脂牛奶”富含高品质蛋白、钙、维生素A及维生素D,促进骨头、牙齿、肌肉发育等。

6. 养成喝水的好习惯

避免以饮料(如果汁、汽水、可乐、泡沫红茶、运动饮料等)代替饮用水。

7. 限量果汁

果汁一天只能限制在120~180毫升以下,而且是百分百新鲜果汁,不能添加任何糖分。

8.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就应该开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谷根茎类、蔬菜、奶蛋鱼肉豆、水果、油脂等六大类食物需要均衡摄取;
主餐须含至少四大类,点心至少须含两大类食物;
孩子一天饮食的总量得视每个孩子的年龄及活动量而定。

9. 维生素不需要

平时若已经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及足够热量,是不需要补充综合维生素的;
不过,若一天牛奶摄取少于2杯且很少晒太阳,那么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

10. 多出外走走

养成规律的户外运动,避免久坐看电视或者坐在电脑旁边,规律而适度的有氧运动,不仅仅可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使脂肪不至于堆积,更可锻炼肌肉、强化骨骼及心脏血管系统,对发育中的婴幼儿极为重要!

11. 记得忌口

少吃甜食,如蛋糕、巧克力、甜甜圈、珍珠奶茶、糖果、饼干等。
油炸的食物,如鸡块、薯条、洋芋片等零嘴也不能多吃。
此外,更要避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坏习惯,并养成只在餐桌上才吃东西的好习惯。

12. 积极添加纤维素的摄取

每天至少2份蔬菜类食物,水果一天也要吃2份,既可增加宝宝的饱食感,促进排便,又可预防肥胖。

13. 多吃绿灯零食

幼儿时期可多吃“绿灯零食”及点心,如蛋类(茶叶蛋、白煮蛋、蒸蛋糕)、奶制品类(牛奶、酸奶、羊奶)、豆制品类(如低甜度豆浆、豆花、豆腐、豆干)、蔬菜类(青豆仁、玉米、毛豆、海苔)、水果、淀粉食品(烤或蒸或煮马铃薯、芋头以及低甜度面包、饼干)。

14. 限量食用黄灯零食

限量食用“黄灯零食”及点心,如汉堡、披萨、奶昔、发酵乳、冰淇淋等。

“预防胜于治疗”,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及规律的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身体长高,为宝宝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只要维持宝宝体重,身体增高就是相对减肥了。

宝宝体重超标需谨慎护理,母乳哺喂、控制糖水等 14 招可助宝宝健康。规律运动、忌口甜食等也很重要,还可多吃绿灯零食,限量黄灯零食。养成好习惯,预防肥胖,为宝宝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