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超标隐患多,别因可爱舍不得减肥。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等方式并非肥胖主因,内分泌等疾病也可致胖。喂养需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不用葡萄糖冲奶粉,多吃“绿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少吃“红灯食品”,呵护宝宝健康。

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解析

1. 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很多家长认为奶粉喂养的宝宝更容易肥胖,但其实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并非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才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 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一些孩子即使每顿饭只吃一小碗,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却依然长得很胖。这是因为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之外,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 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宝宝的肥胖与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一般来说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症者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但是,后天饮食及运动也是决定宝宝是否肥胖的关键,妈妈们可不能忽略这一因素。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的3个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喂养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按需喂养是对的,按需喂养不一定会导致宝宝肥胖。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喂养会逐渐趋于规律,一般情况下,每次吃饱宝宝自己会停止进食,每隔3~4小时喂奶一次,这样就不会存在喂奶次数过多的情况。如果6个月以内的宝宝肥胖,也不需要刻意减少喂奶次数和量,注意不要过度喂养就行了。
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肥胖宝宝,可以不用减少喂养的次数和奶量,吃饱即可。6个月时开始按要求添加辅食,要求家长掌握添加辅食的方法和原则,避免过度喂养,过量喂食,同时要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训练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对肥胖小儿实施干预,不能过份关注体重的变化,而是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2. 葡萄糖冲奶粉,影响吸收且会造成肥胖

用葡萄糖水冲调奶粉会增加奶粉含糖比例,影响孩子吸收,进食过量糖分肯定会造成孩子肥胖。

3. 多吃“绿灯食品”,少吃“黄灯食品”,不吃“红灯食品”

儿童肥胖饮食在原料上多选择“绿灯食品”,如瘦肉,鱼,蛋,奶,豆腐,豆浆,虾,肝,白菜,芹菜,萝卜,油菜,扁豆,菠菜,菜花,黄瓜,冬瓜,番茄,豆芽,蘑菇,蒜苗,韭黄,生菜,茄子,梨,苹果。少吃“黄灯食品”,如米饭,面条,馒头,大饼,玉米,馅类食物,香蕉,葡萄,橘子,西瓜。不吃“红灯食品”,如土豆,白薯,糖,巧克力,甜饮料,甜点心,快餐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果仁,肥肉,黄油。

婴幼儿体重超标危害大,家长莫因可爱不舍减肥。喂养肥胖宝宝需注意避免过度喂养、用葡萄糖冲奶粉及合理选择食物等。养成正确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预防肥胖发生,别让可爱变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