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 80%是水,对宝宝很重要。但喝水有讲究,过量有害。周六,俊俊发烧一晚喝三瓶水致“水中毒”。医生称 6 个月以下婴幼儿易中招。宝宝喝水应适量,1 岁内 120 - 160ml/kg 体重,日常可观察小便判断。别让喝水伤了宝宝。
宝宝喝水,过犹不及
喝太多水可能导致水中毒
很多人都知道水对人体很重要,尤其对于宝宝来说,充足的水分能保证成长所需,还能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但是,水喝太多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水中毒。最近就发生了一起因为宝宝喝水过多而导致水中毒的事件。一个发烧的宝宝,一个晚上喝了三瓶水,总量达到了540ml,结果出现了抽搐晕厥的症状,紧急送医才得以缓解。
宝宝之所以容易发生水中毒,是因为他们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及时排出过量的水分。当水分积聚在血液中,会稀释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导致低血钠,从而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的症状
水中毒的症状包括:
1、嗜睡
2、烦躁不安
3、厌食
4、呕吐
5、体温降低
6、全身性痉挛
7、昏迷
8、死亡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饮水量,不要让宝宝喝太多水。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喝水?
宝宝每天需要的液体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季节、温度、湿度、宝宝的体重、饮奶量、辅食、活动量、宝宝是否爱出汗等等。一般来说:
1、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20~160 ml/千克体重
2、2~3岁的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00~140 ml/千克体重
这个液体量包含了宝宝的母乳、奶粉、辅食、喝水等摄入的水分,所以家长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只要给宝宝每天补充大概自身体重的10%-15%的水分即可。
另外,还可以观察宝宝的小便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如果宝宝尿液少、偏黄,说明宝宝摄入的水分不足,需要增加喝水量。如果宝宝的小便次数和颜色正常,就可以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
科学喝水的7个NO
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因为母乳中含有80%的水分,只要母乳充足,通常不需要额外补水。
2、饮料不能替代白开水。宝宝口渴了,最好喝白开水,偶尔喝饮料也要用白开水稀释后再喝。
3、不要给宝宝喝冰水。冰水会刺激胃肠,影响消化,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4、饭前不要给宝宝喝水。饭前喝水会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消化,还会影响食欲。饭前半小时可以喝少量水,以增加口腔内唾液分泌,帮助消化。
5、睡前不要给宝宝喝水。睡前喝水容易遗尿,影响睡眠质量。
6、久存的开水不宜给宝宝饮用。存放超过三天的饮用水,尤其是保温瓶里的开水,易被细菌污染,并可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
7、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喝水不要过快,不要一下子喝得过多,否则不利于吸收,还会造成急性胃扩张,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另外,要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以防感染胃肠道传染病。
水对宝宝健康重要,却也有两面性。俊俊因发烧一晚喝三瓶水致“水中毒”,提醒家长要注意宝宝喝水量度。1 岁内宝宝每天需 120 - 160ml/千克体重液体量,可根据宝宝情况补充,观察小便判断水分是否充足,同时要避免 7 个错误喝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