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断奶且避免乳房胀痛?断奶时多有奶涨情况,原因是乳汁充盈且组织仍分泌。文中介绍多种应对方法,如挤奶、热敷冷敷、用芒硝、注意饮食等,新妈妈不必恐慌,可多尝试。

断奶时胀痛的原因

乳汁分泌过剩

准妈妈在断奶期间出现奶涨是由于乳房内乳汁充盈,但组织仍然继续分泌乳汁,导致乳房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引发奶涨症状。这种现象会造成乳房胀痛,给准妈妈带来不适。

科学断奶,预防断奶奶涨

断奶时机

断奶的月龄没有硬性规定,一般在9至12个月时可以断奶。如果母亲奶多可多喂一段时间,一般到1岁左右断奶。如果母乳少,但小儿愿意同时吃牛奶或其他食品,也可多吃一段时间。如果母乳少,而小儿又不愿吃奶制品及其他食品的,则应早一点断奶,可提前到6个月就断奶了。

正确的断奶方法

循序渐进,自然过渡

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妈妈和宝宝对断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选择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快速断奶适合准备充分的妈妈和宝宝,特别是当妈妈需要出差或上班后不再吸奶的情况下。逐渐断奶则适合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可以从每天喂母乳6次,逐渐减少到5次,等妈妈和宝宝都适应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断掉母乳。

少吃母乳,多吃牛奶

开始断奶时,可以每天都给宝宝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鲜的全脂牛奶。鼓励宝宝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妈妈不该拒绝他。

断掉临睡前和夜里的奶

大多数宝宝有半夜里吃奶和晚上睡觉前吃奶的习惯。白天活动量很大,不喂奶还比较容易。断奶可以先断掉夜里的奶,再断临睡前的奶。需要爸爸或家人的配合,哄宝宝睡觉,妈妈避开一会儿。宝宝刚开始会哭闹,但没有了想头,稍微哄一哄也就睡前了。

减少对妈妈的依赖,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视

断奶前,要有意识地减少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刚断奶的一段时间里,宝宝会对妈妈比较粘,这个时候,爸爸可以多陪宝宝玩一玩。让宝宝明白爸爸一样会照顾他,而妈妈也一定会回来的。对爸爸的信任,会使宝宝减少对妈妈的依赖。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断奶前后,妈妈容易对宝宝纵容,要抱就抱,要啥给啥。但要知道越纵容,宝宝的脾气越大。妈妈适当多抱一抱宝宝,多给他一些爱抚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宝宝的无理要求,却不要轻易迁就。爸爸可以理智地对妈妈的情感起到平衡作用,当宝宝大哭大闹时,由爸爸出面来协调,宝宝比较容易听从。

断奶时奶涨胀痛怎么办?

方法一:挤奶

断奶奶涨得厉害的时候,是可以挤一点的,但千万不能挤空,一定要有节制。传统做法是即使奶涨了也不能挤,但其实,这样任由乳房无限制的涨奶,是有很大风险的,乳腺管一旦堵塞,极有可能造成乳腺炎。所以,为了预防断奶造成的乳腺炎,奶涨挤奶,还是要慢慢来的。

方法二:热敷和冷敷

断奶奶涨的实在难受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热敷的时候,注意避开乳晕和乳头部位,因为这两处的皮肤较嫩。热敷的温度也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如果新妈妈们奶胀疼痛非常严重,可用冷敷止痛,但一定要记住先将奶汁挤出后再进行冷敷。

方法三:使用芒硝

将芒硝装入两个袋子内,分别放在乳头上。用一根长一点的绷带绕药袋把胸束紧,待芒硝吸收乳汁变硬后,可以再换一些药。

方法四:注意饮食

断奶以后,新妈妈应该少喝汤水,以利于减少乳汁分泌和较快回奶。同时应当少喝一些滋补的汤,减少营养,禁吃炖鸡、炖肉,或营养性药膳。可以每天喝喝大麦芽茶,坚持一两周时间,对回奶十分的有效。

方法五:麦芽水或者中药回奶乳

直接从药店购买焦麦芽,每天用50-100毫克煮水喝就可以了。也可以选用中药回奶乳服用。

断奶时奶涨胀痛不必恐慌,掌握科学方法可缓解。可挤奶但别挤空防乳腺炎,热敷冷敷可改善循环,用芒硝也有效,少喝汤水、喝麦芽水或中药等可回奶。爸爸的配合及培养宝宝好习惯也很重要,多尝试这些方法,能轻松应对奶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