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姿能透露健康状况,正常状态应安静、呼吸均匀。宝宝睡前哭闹等反常表现,可能预示健康隐患,如睡觉前烦躁可能发烧等。小编针对宝宝八种睡相做健康分析,爸妈需多观察,防止延误病情。

宝宝睡姿透露的健康状况

睡前烦躁

如果宝宝白天睡觉很安稳,但夜间入睡后变得面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甚至超过110次/分钟,并且容易惊醒,这可能是宝宝即将发烧或已经发烧的预兆。
应对措施: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腹泻等症状,并定期测量体温。可以给宝宝喝大量的温水,安抚宝宝。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发烧,可以用消毒棉蘸稀释酒精为宝宝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或者尝试其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

睡觉时哭闹不停

如果宝宝睡觉时哭闹,还经常蹬被子、摇头抓耳,小脸发红,体温稍高,这可能是患了湿疹或中耳炎的征兆。
应对措施:及时检查宝宝的耳道是否有红肿现象,皮肤是否出现红点,如有,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宝宝哭闹不一定是因为饿了,不要以为喂奶就能解决问题,要切身关心宝宝的身体状况。

不断地咀嚼、磨牙

如果宝宝夜间睡觉时发出“啧啧”的磨牙声,并且长期如此,这可能导致牙齿表面釉质磨损,影响日后的咀嚼功能。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的原因是得了蛔虫病或消化不良。
应对措施:宝宝晚上磨牙哭闹可能是肠道有蛔虫,也可能是晚上吃得过饱等原因引起。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如果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如果是吃得过饱,就应该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不要一次给宝宝喂太多,吃得过饱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四肢抖动,好像抽筋

如果宝宝睡觉时四肢偶尔抖动,似乎在发恶梦,有时还会像抽筋一样,这说明宝宝可能过度疲劳或受了过强的刺激、惊吓。
应对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玩耍或进行室外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用讲恐怖故事或突然吓唬宝宝的方式逗宝宝玩。

手指或脚趾抽动,有些许肿胀

如果宝宝睡着后,手指或脚趾不时抽动,还有一些红肿,这说明宝宝有可能被蚊虫叮咬,或被纤维物缠住。
应对措施:检查一下是否有蚊虫叮咬的痕迹,如果有,立即为宝宝涂上专用药膏,防止感染。如果没有,检查一下手指或脚趾是否有小丝线、头发等缠着。

睡不沉稳,翻来覆去

如果宝宝睡得不沉稳,辗转反侧,可能是吃太饱、发烧或消化不良。如果宝宝身体发热很厉害,也很大可能是在发烧。
应对措施:不要让宝宝睡前吃太饱,避免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要注意宝宝夜间的穿衣数量和被子的厚度,避免闷热导致发烧。

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如果宝宝夜间惊醒,哭闹不止,像是受了惊吓,这可能是患了夜间惊恐症。
应对措施:夜间惊恐症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引起的,例如惊恐。平时不要吓唬宝宝,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

老是醒来,哭一阵才睡

如果宝宝睡着后总是醒来哭闹,整夜反复如此,这很可能是宝宝肠胃循环紊乱。
应对措施:要注意宝宝是否有腹泻、呕吐或进食不规律的现象,如果有,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宝宝仍处于不能表达自己喜恶的时期,爸爸妈妈除了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外,还应当在宝宝睡觉时多观察他的异常变化,防止延误病情。睡眠时间过少会影响宝宝身体发育,睡眠时间过长会影响活动时间,使宝宝智力发展延缓。总之,当爸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宝宝睡姿能透健康,不同睡相各隐患。睡前烦躁或发烧,细心观察测体温。哭闹不停多病因,及时检查莫大意。爸妈需多观察,防患未然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