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太多易致“水中毒”,尤其对宝宝影响大。美一对父母因用水稀释母乳致十周宝宝“水中毒”饿死。宝宝喝水有讲究,不同喂养方式、自身情况及喂水时间都需注意,如母乳喂养 6 月内一般无需额外补水等,家长要谨慎对待。

宝宝喝水要注意:水中毒的风险

水中毒的危险

宝宝喝水过多容易导致水中毒,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这是因为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无法及时排出过多的水分。水分在血液中积聚,稀释了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导致低血钠,进而引发水中毒。


水中毒的症状包括:嗜睡、烦躁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死亡等。


美国乔治亚州一对父母因经济困难,用清水稀释母乳喂养10周大的婴儿,导致婴儿因水中毒而死亡,这再次提醒我们,宝宝喝水需谨慎。


宝宝喝水指南

根据喂养方式喂水

1、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以内,母乳充足的情况下,通常不需要额外补水,因为母乳中80%是水分。


2、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容易上火,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喂水。


3、添加辅食的宝宝:6个月后添加辅食的婴儿,可在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水分,帮助清洁口腔,有利于牙齿健康。


当宝宝生病发烧、夏天出汗多、冬天开暖气后体内缺水时,也需要适当补水。


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喂水

宝宝所需的水量受季节、温度、湿度、体重、饮奶量、辅食、活动量、出汗量等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1岁以内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20~160 ml/千克体重;2~3 岁宝宝每天需要液体量:100~140 ml/千克体重。


家长可根据宝宝自身情况,每天补充大概自身体重的10%-15%的水分。


只要宝宝的小便正常,可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


把握正确的喂水时间

1、饭前喝水会稀释胃液,不利于食物消化,影响食欲。


2、睡前喝水容易导致遗尿,影响睡眠,尽量不要在睡前2个小时内给宝宝喂水。


Tips

1、冲泡配方奶粉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比例,避免奶水过稀,导致宝宝摄取水分过多,引发水中毒。


2、不感蒸发是指除发汗外由皮肤和呼吸道粘膜表皮细胞间隙中组织液的水分直接蒸发掉的一种方式。


宝宝喝水关乎健康,6 个月以下婴幼儿易患“水中毒”,要按正确比例冲泡奶水。不同喂养方式、自身情况的宝宝喝水有讲究,要根据季节等因素补充适量水分,且把握好喂水时间,避免饭前睡前喝水,保障宝宝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