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添加辅食,别让辅食太烂太碎。这会影响咀嚼力、颌面和牙齿发育,还易致营养流失。不同年龄段辅食有别,4 - 6 月泥糊状,7 - 12 月可做细小颗粒状。如营养蔬菜米糊、洋葱牛肉面,营养丰富,助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辅食真的越烂越好吗?

对宝宝的影响

给宝宝准备的辅食太烂太碎是错误的,这一做法除了利于孩子吞咽以外,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孩子的咀嚼力就会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还有可能干扰颌面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2、由于宝贝长期吃到被精心捣碎的糊状辅食,难以接触干的或者硬的食物,形成对软食的依赖性,习惯了食物入口后随即吞咽这个动作,使其口腔中肌肉就难以得到锻炼,味觉发育也会迟缓。
3、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孩子的脸部、口腔、牙齿的正常发育。牙齿和牙龈没有得到正常的食物挤压锻炼,在发育和排列上就会受到影响,难以牢固。
4、舌头和其他口腔器官也难以灵活伸展,孩子日后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情况。
5、宝宝只有长时间进行口腔动作,才能在锻炼中达到良好的咀嚼能力。另外,食物被捣烂后其营养成分也会流失得特别严重。
6、孩子经常食用,既无法吸收到所需的营养,还会变得营养不良。爸爸妈妈在辅食的准备上要注重循序渐进,从“以奶为主”慢慢转变为以“辅食为主,以奶为辅”。在各个阶段来充分锻炼他们的咀嚼力。

宝宝辅食 按年龄段来制作

不要以为宝宝只能吃泥糊状的食物,其实,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辅食有不同的要求。家长要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来制作宝宝的辅食,以辅助宝宝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接受到符合年龄的正确饮食。

4-6个月宝宝——泥糊状参考辅食

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都是以液体食物为主食。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慢慢的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状态。这个时候,辅食的添加以泥糊状的为主,可以选择米糊、烂粥及各种细腻的肉泥菜泥。

7-12个月宝宝——细小颗粒状参考辅食

宝宝长牙后,可以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一些,不再是泥糊状,可以变成柔软的小块的固体,比如肉,由肉泥到肉糜再到肉末,这样可以促进宝宝长牙齿,并能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给宝宝添加辅食需避免过烂,否则影响咀嚼力及发育。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要求,4 - 6 月以泥糊状为主,7 - 12 月可变为细小颗粒状。如营养蔬菜米糊、洋葱牛肉面等,既营养丰富又能锻炼咀嚼,循序渐进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