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宝宝补水很重要。宝宝缺水有多种表现,应未雨绸缪提前补水。不爱喝水可通过多示范、加果汁等方法让其适应。把握好两顿奶间等补水时间段,外出、哭泣、洗澡后都要补,饭前睡前则不宜。
宝宝缺水的表现
宝宝缺水的表现
当宝宝补水不足时,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
1、 24小时之内,小宝宝尿湿的尿布少于6块,或者6个小时之内尿布未湿。
2、 尿色深黄,尿味重。
3、 头部囟门下陷。
4、 小宝宝嘴唇干燥,大宝宝诉说口渴。
5、 皮肤弹性变差。妈妈用拇指与食指捏起宝宝手背的皮肤,突然放开,可以看到皮肤恢复变平的过程。
当宝宝出现上述警号时,妈妈可能想到要补水,但此时宝宝体内的水平衡已被打破,细胞开始脱水,健康已受到了损失,所以正确举措应是在宝宝尚未出现缺水警号前,就按照其生理需求给予补水哦。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营造喝水的氛围
首先,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多喝开水,在家庭里营造出喝水的氛围。
循序渐进添加宝宝喜欢的味道
可以在开水里加入果汁之类的宝宝喜欢的东西,然后逐渐减少加入的量,这样能让宝宝慢慢适应噢。
通过游戏和故事激发兴趣
想一些办法让宝宝对喝水感兴趣,比如跟宝宝做游戏,可以跟宝宝一起喝水,嘴上说“干杯”,也可以跟宝宝讲他感兴趣的故事的时候插入喝水的片段,比如宝宝喜欢黑猫警长,就可以说黑猫警长也是喜欢喝水的,才能抓住那么多坏蛋。
更换宝宝喜欢的饮水容器
可以给宝宝换上他喜欢的饮水容器,宝宝爱上装水的容器后喝水就变得简单了。
鼓励和称赞
宝宝喝水的时候,多给他一些鼓励喔~称赞宝宝真棒,能让宝宝对喝水的抵触心理降低。
把握好补水的时间段
两顿奶之间
两顿奶之间适当喂一点水,尤其在干燥的季节,起到清洁宝宝口腔的作用。
玩耍以后
玩耍以后要补水,特别是对月龄大的宝宝,运动量比较大,流失的水分也就更多,需要及时补充。
外出过程中
外出过程中,宝宝容易流汗,妈妈应该随身准备一些水,在宝宝口渴的时候及时喂。
哭泣以后
哭泣也是一种运动,宝宝经历了长时间的激烈哭泣以后,不仅会流很多眼泪,还会出很多汗,所以需要补水。
洗完澡以后
宝宝洗完澡以后,补水也是必要的。
饭前和睡前不要补水
饭前补水会使胃液稀释,不利于食物消化,影响宝宝食欲。另外,小宝宝在深睡后还不能完全自控排尿,如果睡前喝水多了,很容易尿床,即使不尿床,也可能干扰睡眠,最好不要补水。
为保证宝宝健康,需按其生理需求补水。若宝宝不爱喝水,可通过父母以身作则等方式引导。把握好补水时间段,两顿奶间、玩耍后、外出、哭泣后及洗澡后补水,饭前睡前不宜补水,让宝宝轻松爱上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