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梳头百下养生好,真如此?如今佛系养生热,梳头备受推崇。中医称头部百脉之宗,梳头可通经络、理气血。不同病症对应不同梳头部位,且要方法得当、力度适中、时间合理,关注关键部位,常梳头发好处多,快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梳头养生:古法新知
梳头养生并非现代新兴事物,古籍中已有记载,例如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及明朝医学家著作中都提及经常梳头的好处,例如防止头发早白。
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头部是“百脉之宗”,汇聚众多经络和血脉。梳头可以按摩穴位,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和脏腑功能。
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五脏六腑功能自然提升。
梳头养生的适用人群
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梳头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1、脾胃不适者:重点梳理发际线周围,因胃经循行于此处,有助于缓解肠胃不适。
2、肾虚或高血压患者:着重梳理头顶,此处是阳经和阳气汇聚之处,可通经络,提升阳气。
3、偏头痛或肝胆不适者:重点梳理两侧头发,因胆经、三焦经循行于此,可疏通肝胆气滞,缓解疼痛。
4、头晕或后脑痛者:重点梳理后枕部,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供血不足,缓解症状。
正确的梳头方法
梳头力度与方法
梳头力度要适中,过轻无效,过重则损伤头皮。以头皮微热为宜,干性发质可稍用力,油性发质则应轻柔,避免刺激皮脂腺分泌。
1、全头梳理:梳齿需接触头皮,每个部位反复梳理。
2、从发根到发梢:顺着头发生长方向,从头顶和两侧开始,直至颈后发根,反复几次。
3、避免湿发梳理:湿发脆弱易损伤,不宜大力梳理。
梳头时间与节奏
早晚各5分钟为宜,时间充裕可增加梳理次数。避免饱食后梳头,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梳头节奏宜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更好地刺激穴位。
可结合手指按摩,用指腹从额前向后环状揉按,再从两侧向头顶百会穴按摩,反复十次左右。
梳头重点部位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部位:
1、额头发际线:多梳理额头前发际线和额角处的头维穴(胃经穴位)。
2、头顶百会穴:重要穴位,经脉交汇处,梳理按摩可疏通阳经,补虚降压,改善失眠健忘。
3、头两侧:三焦经和胆经循行部位,梳理按摩可疏通经络,缓解胸闷。
4、脑后部:经常梳理可强肾补血,缓解脑供血不足,头脑清醒,放松肩颈。
日常生活中,如感到头痛或不适,应多梳头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心健康。
梳头养生益处多,能通经络、调气血。不同人群可针对性梳发,如脾胃不好梳发际线,肾虚高血压梳头顶等。正确梳头要全头梳、力度适中、从发根至发梢,注意时间节奏。关注额顶等关键部位,头疼不适时多梳头皮,促进血液循环,让头发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