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常见,原因多样。本文介绍食疗及中药治疗方法,还有常用药物。如大枣益母草汤治经期受寒,鸡蛋益母草炖品疗瘀血阻滞等。中药分多种类型,药物如当归丸等。让我们一起了解,轻松应对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原因及食疗方法
月经不调的原因
月经不调是常见的月经疾病,其原因有很多,包括:
1、内分泌失调:如卵巢功能异常、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
3、精神心理因素:如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
4、生活习惯: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
5、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
月经不调的食疗方法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用的食疗方:
1、大枣益母草汤: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2、益母草鸡蛋汤: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红高粱花红糖汤: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4、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豆腐汤: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6、生山楂肉红糖汤: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适用于月经延后。
7、龙眼肉鸡蛋汤: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8、雄鸡冠汤:雄鸡冠2个,食盐少许,鸡冠煮熟,蘸盐吃,每日1次,每月3-5次。适宜于虚寒月经不调。
9、鲤鱼黄酒汤:鲤鱼500克,黄酒260克,取鱼肉与黄酒同煮吃,鱼骨焙干研末,早晨用黄酒冲服。适用于经多不净者。
10、陈年高粱根汤:陈年高粱根2个,洗净,煮水饮用。适宜于经期过长不净者。
月经不调的中药治疗
月经先期
1、实热型:症见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治疗选用止血片。
2、虚热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手足心热,两颧骨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3、肝郁化热型:症见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红或紫,或夹有瘀块,伴乳房、胸胁、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苔薄黄。治疗用加味逍遥丸。
4、气虚型:症见经行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伴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食少,大便稀软,舌淡,苔薄。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月经后期
1、实寒型:症见经期延后,色黯量少,伴小腹冷痛,热敷则痛减,怕冷,面色苍白。治疗可选用七制香附丸或痛经丸。
2、虚寒型:症见行经延后,量少,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伴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软。治疗可用艾附暖宫丸。
3、血虚型:症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手足麻木。治疗可选用当归丸、八珍益母丸、当归红枣颗粒等。
4、气滞型: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黯有块,伴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治疗选用七制香附丸或元胡止痛片。
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症见经来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伴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嗳气食少,闷闷不乐。治疗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2、肾虚型:症见经来或先或后,量少色淡,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足后跟痛,夜尿多。治疗宜选用乌鸡白凤丸合六味地黄丸。
经期延长
1、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2、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
1、当归丸: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
2、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3、益母草膏: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4、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胃养血。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5、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这些食疗方法和中药治疗、常用药物,为月经不调提供了多种选择。从饮食调理到中药方剂,再到常用药物,都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月经不调起到一定作用。但具体使用需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或按说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