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晚上洗澡,可有人会在其他时间洗。洗澡时间有讲究,运动后、饭后空腹、睡前洗澡都不可取。洗澡时还需注意通风、控制时间和水温,避免不良影响,让洗澡更健康。

错误的洗澡时间盘点

运动后立即洗澡

许多人习惯运动后立刻洗澡,认为可以冲掉汗液,保持清爽。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运动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扩张,血液流向肌肉和皮肤。此时立即洗热水澡或蒸桑拿,会进一步增加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导致其他器官供血不足。
1、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2、甚至可能引起虚脱休克和晕厥。
3、运动后呼吸急促,在不通风的浴室里更容易缺氧。
因此,建议运动后休息30-45分钟后再洗澡

饭后或空腹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会影响消化吸收。因为洗澡时,身体的血液会流向皮肤,导致消化道血流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2、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空腹洗澡则会造成低血糖,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晕厥。
建议洗澡时间安排在饭后1小时左右

睡前洗澡

研究表明,人体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产生睡意。睡前洗澡虽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但会使体温升高,影响睡眠质量
1、升高的体温会抑制大脑褪黑素的分泌。
2、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难以入睡。
3、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
建议至少在睡前一小时洗澡,水温控制在37-39摄氏度左右,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降温。如果回家较晚,洗完热水澡后,可以用冷水敷敷额头、冲冲手腕,帮助快速降温。

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浴室通风

很多人为了保暖,冬天洗澡时会紧闭门窗,这非常危险
1、浴室空间狭小,热水蒸汽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2、容易导致缺氧,出现头晕、昏厥等症状。
洗澡时务必保持浴室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控制洗澡时间

长时间洗澡会造成身体脱水,皮肤油脂过度流失,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1、长时间在热水中浸泡,会带走皮肤大量水分。
2、皮肤油脂被过度清洗,破坏皮肤屏障。
3、导致皮肤干燥,甚至出现皲裂。
建议控制洗澡时间,避免长时间浸泡

控制水温

过高的水温会损伤皮肤,加重心脏负担
1、过热的水会扩张血管,加速水分蒸发,使皮肤干燥。
2、过高的水温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缺氧。
3、长期使用过热水洗澡,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失去弹性。
建议使用适宜的水温洗澡,避免过冷或过热

洗澡时间有讲究,运动后、饭后空腹及睡前洗澡需注意。洗澡时要注意通风,避免缺氧;控制时间,防止脱水;把控水温,以免伤肤。遵循这些要点,让洗澡更健康、舒适。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