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血用处大,是“治病良药”。全球脐带血移植超 7000 例,我国总病例约 200 例,效果差异大,安全存隐患。其储存条件高成本也不低,了解这些才能更好权衡是否保存脐带血。

脐带血:救命良药还是商业噱头?

什么是脐带血?

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它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平均容量只有80-100毫升,但蕴藏着巨大的医疗潜力。

脐带血的医疗应用

1. 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例如白血病。
2. 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3. 治疗遗传性疾病
4. 治疗重症免疫缺陷病
5. 部分实体肿瘤的治疗
6. 干细胞的“可塑性”使其能转变为各种类型的人体细胞,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脐带血移植的现状

截至2005年底,国际骨髓供者组织登记的脐带血移植已超过7000例。我国的脐带血移植缺乏准确的登记资料,据统计,目前总病例在200例左右。移植效果差异较大,长期生存率从20%-70%不等。

脐带血储存的现状

我国第一家脐带血库(北京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建成于1997-1998年。2001年,卫生部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省市可以建立脐带血库。2005年,脐带血库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目前,北京、天津、山东和广东4家脐带血库保存的供公共使用的合格脐带血均已超过5000份。

脐带血储存的条件和成本

1. 对供者进行健康检查。
2. 获得知情同意。
3. 采集脐带血及母血标本。
4. 运输。
5. 分离造血细胞。
6. 保存在-196℃的液氮中。

建立一个5000份容量的公共脐带血库的投入至少要3000万人民币。天津市脐带血干细胞库储存一份脐带血22年的收费在1.5万元左右。

新生儿脐带血用处大,虽能治疗多种疾病,但全球移植例数及效果差异大,我国脐带血库发展有规,储存条件高成本也不低,保存脐带血需综合考量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