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开窗通风很重要。早起、做饭、装修后、扫除、睡前、洗澡后等时刻都需开窗。上午 10 点和下午 3 点左右换气最佳。别依赖空气清新剂、空调换风功能和通风去灰尘,日常打扫也不能忘。
开窗通风的最佳时机
早起后开窗通风
经过一夜的睡眠,卧室内的空气质量往往较差,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稀薄,还可能存在尘螨、皮屑等污染物。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然而,不宜过早开窗,尤其是在城市,早晨6、7点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建议在早上8点左右,等地面污浊空气升空后再开窗。心血管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待适应温度后再开窗。
1、早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不宜过早开窗。
2、8点左右开窗较为合适,此时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3、心血管病患者需注意保暖。
烹饪过程中及之后开窗通风
中式烹饪过程会产生大量油烟和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健康有害。烹饪时应同时打开抽油烟机和窗户,并保持空气流通。
1、打开抽油烟机,有效吸走油烟。
2、开窗通风,促进空气对流。
3、烹饪后继续通风至少10分钟,避免油烟残留。
4、抽油烟机应提前开启,烹饪结束后继续运行5分钟。
装修后开窗通风
装修后,板材等会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持续时间长达几十年。开窗通风有助于释放和稀释甲醛等污染物。
1、白天外出时,打开衣柜、橱柜等,同时开窗通风。
2、污染严重时,可同时打开厨卫门,并开启换气扇、抽油烟机或空调换气功能。
3、甲醛释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通风。
打扫卫生时开窗通风
打扫卫生会扬起大量灰尘、细菌等污染物。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
1、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吸入污染物。
2、先进行湿法清洁,减少空气中漂浮物。
3、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带走污染物。
睡前半小时和睡觉时开窗通风
睡前半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可以改善睡眠环境,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睡觉时也不宜完全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1、睡前半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改善睡眠环境。
2、睡觉时可将门窗打开一条小缝,保证空气流通。
3、避免窗户直吹头部,可使用窗帘遮挡。
洗浴后开窗通风
洗浴后卫生间湿度大,容易滋生霉菌。及时通风干燥,可以有效预防霉菌滋生。
1、有窗户的卫生间,洗浴后应及时开窗通风。
2、无窗户的卫生间,应安装性能良好的排气扇。
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
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是开窗通风的理想时间,此时空气污染相对较轻,且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1、上午10点左右,空气中污染物开始升腾。
2、下午3点左右,空气污染相对较低。
避免开窗通风的误区
依赖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只能掩盖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质量,长期使用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依赖空调的换风功能
空调的换风功能有限,且空调滤网需要定期清洁,否则会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
依赖通风去灰尘
仅仅依靠通风无法彻底清除室内灰尘和细菌,需要结合日常清洁工作。
开窗通风很重要,不同时刻有不同需求。早起后、做饭时、装修后等都需开窗。扫除、睡前、洗澡后也别忘。上午 10 点和下午 3 点是换气好时机。别依赖空气清新剂等,要重视日常打扫,让空气更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