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个月宝宝多在哺乳期,正常一天一两次大便,次数过多即拉肚子。母乳喂养需找原因调整饮食、注意卫生;奶粉喂养要注意冲泡方法和奶具清洁。别给新生儿喝“草药”,添加辅食后要暂停部分食物,避免使用抗生素,若两天未好或有其他症状需就医。

8个月大的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首先要找出导致宝宝拉肚子的原因。例如,妈妈可能吃了过于寒凉的食物,如西瓜、兔子肉、冬瓜等,这些食物都可能引起宝宝腹泻。准妈妈们需要调整饮食,减少母乳喂养量,帮助宝宝恢复肠胃健康。
同时要注意哺乳时的卫生,日常要清洁乳房。如果宝妈要上班,长时间没有喂养后,再次喂养前要先将之前的奶水挤出,因为母乳会不断分泌,如果太久没吃,可能会“发酸”,这类奶水也会加重孩子的拉肚子问题。

奶粉喂养

如果宝宝是吃奶粉,要检查冲泡奶粉的方法是否正确。一些老人会将孩子没吃完的奶粉兑水再给孩子喝,虽然节省了奶粉开支,但可能会加重孩子拉肚子的问题。建议每次冲泡适量奶粉,够宝宝吃就好。冲泡奶粉时,要先加温开水,然后加奶粉,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奶粉弄均匀。平时还要做好奶具的清洁,最好每天用开水煮开消毒。喝水的奶瓶和喝奶的奶瓶要尽量分开。

添加辅食

如果已经给宝宝添加了辅食,要暂停一些食物,如肉类、蛋类、水果等,暂停几天后再继续食用。要尽量让孩子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以喂一些米汤等。等孩子拉肚子恢复正常后,再恢复饮食。闽南地区流行给新生儿喝“草药”助消化、降火,其实都是不可取的,正常情况下孩子不需要这些额外的“营养”。

避免抗生素

很多宝妈在孩子拉肚子时,会给孩子食用抗生素。专家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抗生素不仅不利于孩子拉肚子的恢复,还有可能会引起小儿的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加重拉肚子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八个月的宝宝拉肚子两天之内就会好了,如果孩子没有好转,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需要就诊的情况

一般说来,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就诊:
1、拉肚子的次数增多了。
2、明显感到口渴,经常要喝水。
3、发热。
4、大便中带有血丝。
5、呕吐。
6、没精神。
如果孩子在腹泻的时候,还有以上这些症状,那么都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病症,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到医院就医。

总之,孩子拉肚子的问题可大可小,就看宝妈们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了。

8 个月宝宝拉肚子需找原因,母乳喂养要调整饮食、注意卫生;奶粉喂养要注意冲泡方法和奶具清洁。添加辅食要暂停,避免食用“草药”。别滥用抗生素,一般两天内会好,若未愈或有其他症状需就医,家长应重视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