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字拆为鱼羊,二者同烹味道鲜美且营养互补。古时北方喜羊肉,南方爱鱼肉,厨师鼻祖彭祖创“鱼羊为鲜”菜。如今杭帮菜“怀胎鲫鱼”相传源于乾隆时期扬州,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称鱼肉羊肉营养互补,适宜秋冬温补。

鱼羊同烹,鲜美滋补

鱼羊同烹的由来

“鲜”字拆开来看就是鱼和羊,其实鱼和羊一起烹调不仅味道非常鲜美,而且营养上也十分互补,是一道秋冬季节滋补的时令好菜。
鱼羊同烹古已有之。在中国古代,“鲜”字指的是一种鱼。许慎在《说文解字·鱼部》里说:“鲜,鱼名,出貉国。”意思是说“鲜”是一种产自北方古代貉国的鱼。
当代古文字研究学者吴东平在其著作《汉字文化趣释》中说,“鲜”字来源于金文,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是三个“鱼”字组合在一起,表示鱼很多。而另一种写法是“羊”在上,“鱼”在下,到小篆时演变成“鱼”在左,“羊”在右。
原来,在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发达,拥有造字“权力”,南方则被称作“荒蛮之地”。北方人喜吃羊肉,南方人喜吃鱼肉。在中国古代,上和左皆为尊。至今在厨师界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厨师鼻祖彭祖创造了名为“鱼羊为鲜”的菜肴,烹调方法是将羊肉(带骨)和鱼肉(或鱼头)切成段(块)合熬而成,有助阳补精血的功效。

鱼羊同烹的菜肴

今天的杭帮菜里仍有一道很有名气的菜叫“怀胎鲫鱼”,相传源于乾隆时期的扬州。其做法:取三两以上的鲫鱼,剖腹洗净,把调好味的羊肉馅填入鱼腹,下锅红烧而成。
这道菜在淮扬一带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想怀孕的媳妇吃了这道菜就能怀胎,于是又叫“怀胎鲫鱼”。

鱼羊同烹的营养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黄茜认为,鱼肉和羊肉都比较细嫩,营养丰富,从营养角度看具有互补性;而且鱼肉大多性温、性寒,而羊肉性热,二者结合更适宜秋冬温补。

鱼羊同烹,历史悠久且营养互补。古时北方喜羊南方爱鱼,造就“鲜”字写法。彭祖创“鱼羊为鲜”菜,今杭帮菜“怀胎鲫鱼”亦流传。营养师称鱼羊营养互补,性温性寒与性热结合,适宜秋冬温补,是秋冬时令好菜。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