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需大人帮助,家长应从爬行开始,锻炼协调与平衡。接着练习放手站立,借助玩具让宝宝自主站立。再进行扶走训练,用玩具引导迈步。还可蹲在前方鼓励宝宝走向自己。最后可使用学步带,但要等宝宝具备一定条件,这些都有助于宝宝更好学会走路。
帮助宝宝学走路的正确方法
从爬行开始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从爬行开始。六个月左右的宝宝会坐,然后会爬行,最后骨骼发育良好便可以站立并迈出第一步。
爬行是锻炼宝宝身体协调能力的关键步骤,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腿部的力量会得到加强,平衡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些都是为学走路打下基础。当宝宝能够熟练爬行,腿部力量也增强后,他们自然会想要站立起来。因此,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引导宝宝练习爬行,锻炼腿部力量。
练习放手站立
宝宝学走路之前必须学会用腰部和腿部力量支撑身体。刚开始,宝宝可能依赖父母,不愿意独自站立,也会感到害怕。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一些需要双手拿的玩具,这样宝宝可能就会不知不觉地放开手,自己站立起来。
在训练宝宝站立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扶着椅子或栏杆站立,但要在一旁保护,尽量让宝宝多站一会儿。
扶走训练
当宝宝学会独立站立后,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迈出步子。可以用玩具引导宝宝慢慢挪步,也可以让宝宝借助椅子或手推车。家长还可以分别握住宝宝的手后退,帮助练习宝宝迈步。
蹲在宝宝前方
当宝宝能够扶着床或其他外力自己站起来,迈开步伐时,可以尝试让宝宝自己走。家长可以蹲在离宝宝不远的地方,鼓励宝宝走向怀抱,在宝宝走近的时候可以慢慢向后移动。或者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让宝宝在两个人之间独立来回走。
使用学步带
学步带是一种帮助宝宝学走路的工具,它可以方便大人扶着宝宝走路,同时让宝宝自己掌握平衡和迈步的技巧。
但是使用学步带也要适度,要等到宝宝学会独立站立,腿部肌肉发育成熟后才能使用,否则容易养成宝宝走路向前倾的习惯。
家长可从爬行、放手站立、扶走训练、蹲在前方引导及使用学步带等方面帮助宝宝学走路。爬行锻炼协调与平衡,站立提升支撑力,扶走增强迈步能力,蹲在前方鼓励独立走,学步带需在合适时机使用,让宝宝逐步学会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