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农民宋女士患肺结核后身体极度消瘦,求医遇阻后转至省二人民医院。因巨大假性瘤住进骨科,后转至心胸外科。王文林主任采用超低温停循环技术,成功切除瘤体,停止体循环时间达 54 分钟,创造同类手术新纪录,宋女士终闯过“鬼门关”。
宋女士的漫漫求医路
1. 肺结核误诊
宋女士患病后,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并接受了5个月的药物治疗。但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日渐严重,体重更是急剧下降,远低于健康标准。
家属对药物治疗效果和初诊结果产生了怀疑,认为肺结核不应该导致如此严重的消瘦。
2. 误入歧途
宋女士被家人送往广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因严重的消瘦和呼吸困难,被误送至骨科,怀疑是巨大假性瘤压迫体内的脏器,导致背痛。
3. 确诊胸腔巨大主动脉瘤
经过详细的检查,宋女士被确诊为胸腔巨大主动脉瘤,但其具体大小、压迫器官以及对内部脏器的损伤程度尚不清楚。
4. 超低温停循环手术
由于常规手术方案无法实施,王文林主任决定使用超低温停循环技术进行手术。
1. 超低温停循环技术原理:通过体外循环机降温,使血液温度降至16℃左右,停止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
2. 停止体循环时间:一般情况下,停止体循环时间可长达30分钟,但超过30分钟,病人脑死亡的概率增加,也容易出现后遗症。
3. 手术过程:医生首先通过股动脉插管建立了体外血液循环,降温后,将降温后的血液输回人体,使人体的温度下降到16℃左右,并扎住了通往宋女士脑部的血管,关闭血液循环机,使宋女士进入短暂的“死亡”状态。
4. 术中切除巨大瘤体和破裂的主动脉血管,用新的人造血管代替。
5. 手术持续时间:54分钟,创下了同类手术的新纪录。
5. 死而复生
手术完成后,医生松开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开动体外循环机,渐渐升高血液温度,停跳近1个小时的心脏开始恢复自主跳动。宋女士有惊无险的闯过了“鬼门关”。
超低温停循环技术应用
王文林主任介绍,超低温停循环技术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但是,超低温停循环技术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脑死亡、后遗症等。因此,医生在使用这项技术之前,必须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和获益。
超低温停循环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王文林主任和他的团队成功地运用超低温停循环技术为宋女士进行了手术,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一次突破,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宋女士因肺结核病情恶化住进省二医院,历经波折终用超低温停循环技术成功手术,切除巨大瘤体,创下同类手术新纪录,其生命历程宛如主动脉上的“死亡之舞”,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