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纷纷登场,马兰头、荠菜等常见。吃野菜需注意,它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种类达 300 多种,100 多种有营养。春季食野菜成潮流,不仅美味还具药用价值,能养肝清火。但吃时别太“野”,不然可能危害健康。
春季食野菜的注意事项
野菜的营养价值
“野菜”是指自然生长于山间地头,未经人工栽培的蔬菜。由于生长环境的天然性,野菜免受农药污染,不添加人工添加剂,在安全方面更有保证,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拥有种类丰富的野菜,其中营养丰富的品种超过100种。野菜的风味独特,与人工栽培的蔬菜有所区别,因此人们常常在春季选择食用野菜,丰富餐桌饮食。
春季阳气上升,养生重在养肝,同时春季容易出现春燥上火的症状。大部分野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湿等功效,因此春季食野菜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清火润燥,成为春季养生的潮流。此外,在采集野菜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运动和娱乐,收获健康和快乐。
常见野菜种类及营养价值
尽管我国野菜品种众多,但实际被人们发现并用于烹饪的只有十几种。不同地区的野菜,其营养价值也存在差异。常见的野菜有:马齿苋、藜蒿、地米菜、鱼腥草、蕨菜、香菜、枸杞芽、蒲公英和车前草等,其中大多数为野生,只有藜蒿和香菜人工栽培较多。
野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纤维含量更丰富。部分野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栽培蔬菜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以春季常见的荠菜为例,每100克荠菜含有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核黄素0.19毫克、维生素55毫克、尼克酸0.7毫克。荠菜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等功效,春季食用荠菜,能够有效去除体内湿气。
食用野菜的注意事项
虽然野菜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专家提醒,在食用野菜时,切勿过度追求野味,否则不仅浪费美食,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春季食野菜成潮流,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常见野菜有多种,各有功效。但吃野菜别太“野”,以免危害健康。春季食之可清热祛湿、丰富餐桌,还能运动与乐趣结合,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