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恶性肿瘤,日常饮食与肝癌密切相关。发霉、变质、腌制等食物易致癌,酒、污染水源也会诱发。肝癌早期症状多样,如消化系统异常、肝区疼痛等。了解这些,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癌。

日常饮食中的“肝癌杀手”

1. 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食物中含有真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强烈的致癌物质,能诱发肝癌。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极强,它能破坏肝细胞的DNA,导致肝细胞癌变。
为了预防真菌污染食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家藏花生、玉米、白薯干、稻米、小米等一定要晒干晒透,存放在干燥通风环境中;
2、发霉的花生、薯干、萝卜干等应剔除丢弃,人畜家禽均不能食用;
3、花生油及棉籽油均不宜久贮;
4、当怀疑大批粮油、奶类食品有真菌污染时,应请防疫站检查,允许后才能发放、销售或食用。

2. 变质的动、植物油

陈腐油类中含有丙二醛这种化学成分,它能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反应,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变异,最终可能引发癌变。
此外,丙二醛还能阻碍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加速人的老化过程。因此,动植物油切勿存放太久,已变质产生哈喇味的油不宜食用。用哈喇油炸炒制作的食品不仅味道不好,更重要的是能导致癌症,使人缩短寿命。

3. 腌制、煎炸、熏烤的食物

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胺,煎炸、熏烤食物中含有3,4-苯并芘,这些物质都是致癌物质。长期食用腌肉、咸鱼、烤肉、烤肠和咸菜等腌制、煎炸、熏烤食物,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食用这类食物,选择新鲜的食材,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4. 酒

长期、大量喝酒会严重损害肝脏健康,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酒精在人体内需要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生的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极大。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细胞损伤,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肝细胞炎症坏死,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5. 污染的水源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水源污染也成为引起肝癌的因素之一。饮用水质的严重污染,是肝癌产生的重要诱因。
研究发现,有百余种有机物为致癌、促癌和致突变物,如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氯乙烯、氯乙烯、苯并荧蒽、四氯甲烷、茚并芘等,长期接触这些物质有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
因此,应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的水源,避免接触污染的水体。

肝癌的早期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

肝癌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消化道功能的失调、增大的肿瘤压迫和累及胃会导致门静脉的高压。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肝癌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

2. 肝区疼痛

临床上,肝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多数表现为肝区疼痛,特别是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者。
早期患者会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多为隐痛、胀痛。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紧张、膨胀所致。若疼痛剧烈,呈刺痛,放射至背部、右肩及腰部,肝区突然出现急腹症,可能为肝癌破裂。

3. 腹胀

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腹胀,特别是进食后和下午,腹胀加重。腹胀是由肿瘤巨大、腹水以及肝功能障碍引起。

4. 上腹肿块

肝癌患者的腹部可能会摸到肿块,肿块多为无痛性,触及表面结节不平,质地坚硬。通常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右上腹部及上腹部会扪及包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平,并且持续增大的趋势比较明显。

5. 乏力、消瘦

肝癌患者会感到乏力、消瘦,这是由于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以及进食少等原因引起。晚期则呈恶病质。

6. 发热

肝癌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发热,一般在37.5℃~38℃左右,有时会达到39℃以上,多呈不规则热型,不伴寒战,午后发热比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热。发热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血液循环所致。

7. 黄疸

黄疸是肝癌晚期的表现,也可因胆管癌栓引起,晚期病人除肿瘤压迫胆管外还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疸。

8. 其他症状

肝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双下肢浮肿、皮肤瘙痒等症状。由于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肝癌患者经常会出现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症状,主要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较为多见。
消化道出血也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消化道出血也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肝癌的危害巨大,日常饮食中的发霉、变质、腌制等食物及污染水源等都易引发。同时,肝癌早期症状多样,需警惕。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肝癌风险,守护健康。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