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提高,饲养宠物家庭增多。宠物虽萌能添趣,却给备孕家人带来“弓形虫”困扰。弓形虫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对宝宝危害大。孕前检测、孕期监测及治疗很重要,预防更关键,如搞好卫生、避免接触等。

什么是弓形虫和弓形虫病

弓形虫的定义

弓形虫是依附在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虫。

弓形虫病的定义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弓形虫病的传染源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源,特别是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是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他如猪、牛、羊、兔、狗、鸡、鸭、鹅等,也都会传染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的传播方式

1、垂直传播:孕妇初次感染此病,可通过胎盘的途径感染胎宝宝,生出先天性弓形虫患儿。
2、经口和胃肠道传染: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蛋、乳类都可能传染此病;如果吃了感染弓形虫病的猫污染的食物和水,用过被污染的餐具,或抚摸带病原体的猫,手未清洗、消毒就接触口,均可感染。
3、经皮肤黏膜感染:实验室人员、屠宰厂、肉联厂工人,因接触弓形虫病人的标本或接触感染的动物,通过刺伤的皮肤感染。

弓形虫病对宝宝的危害

孕妇初次感染弓形虫病,多数无症状,但也有经过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宝宝,造成胎宝宝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其中感染的婴儿以神经管畸形最多见:宝宝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落后等。

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低体重、贫血、黄疸等,但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的婴儿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

弓形虫感染对胎宝宝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孕妈咪感染的时期、感染虫株的毒力,母亲抗体的形成及抗体向胎宝宝移行等因素有关。

1、孕妈咪在孕早、中、晚期感染弓形虫的,胎宝宝的感染率分别为17%、25%、65%,但胎宝宝损伤程度与胎龄呈相反关系,即感染越早,宝宝受损越严重,当感染发生在前3个月时,大多引起流产或胎宝宝发育缺陷,幸存的宝宝智力发育也受会到严重影响。
2、如果在妊娠中期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脑眼疾患。
3、若在妊娠晚期感染,因胎宝宝已逐渐成熟,发育可正常,也可能出现早产或出生后才出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4、孕前已有慢性感染的妇女,胎宝宝得病的机会反而较少。

弓形虫病的治疗

弓形虫病的治疗需通过验血检查才能确诊。在怀孕前经常接触宠物的孕妈咪,最好进行弓形虫检测,如果孕妈咪血清检测出IgM阳性,提示孕妈咪在近期感染过,胎宝宝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为确定胎宝宝是否被感染,可做宫内诊断(绒毛活检、脐带血检查等),但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未开展,一般以孕妈咪血清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1、首次检测在孕期的10~12周,如果结果为血清IgM阳性,可确定为孕期感染,应考虑做治疗性人工流产,血清IgM阴性、但家中养猫狗的宜在孕20~22周和接近足月时,每周各查一次,以便及时对孕妈咪及新生儿做恰当处理。
2、怀孕5个月以上发现血清IgM阳性者,应给予螺旋霉素或乙胺嘧啶口服治疗(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弓形虫病,但能有效改善胎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症状)。治疗越早,胎宝宝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小。
3、目前,许多夫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所以,即使孕月已超过5个月,也可能会采取引产来终止妊娠。
4、孕期受感染的孕妈咪所生的宝宝须随访至少4个月。若经过血清检查确诊新生儿患病,即使外观正常,也应口服螺旋霉素一周。

预防更重要

先天性弓形虫病现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猫是弓形虫最常见的宿主。弓形虫寄生在其肠黏膜上,排出的卵囊能在泥土中存活一年半之久,但不耐高温,80℃高温下 1分钟即可杀死。

预防要诀

1、搞好环境卫生,防止食物和水源受污染。
2、孕妈咪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不应和猫狗接触;一旦接触,必须仔细洗手。
3、食用的肉类(特别是羊肉和猪肉)、蛋、奶制品等应煮熟。
4、孕妈咪在整理花草或农作物、清洗蔬菜水果以及在接触猫狗、泥土、生肉后应及时洗手。

饲养宠物虽带来乐趣,却给备孕家人带来弓形虫困扰。弓形虫病可致流产等,孕早期感染危害大。孕妈咪接触宠物需检测,根据结果决定处理。预防更重要,搞好卫生、煮熟食物等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