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理后需学规矩,0 - 3 岁关键期更应如此。孩子长大易变“小麻烦”,学会规矩很必要。生活作息规律影响健康,父母可从多方面帮宝宝养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准备工作规律,父母更要做好榜样,9 点左右就寝,宝宝睡后再做事。

0~3岁,宝宝应该学些什么规矩?

生活作息有规律

作息是否有规律,不仅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宝宝从小学会有规律地作息。

1、把握好建立规律作息的几个原则
2、尊重宝宝的节奏,不要让宝宝感受到压力
3、随着宝宝的年龄、发展特征及需求而及时调整
4、不做硬性要求,每个家庭的条件和习惯都有所不同
5、随着季节变化调整作息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尽量不开大灯,只开柔和的小壁灯,让宝宝一看到小壁灯亮起来,就知道该睡觉了。除此之外,要给宝宝准备一个柔软的儿童枕头以及透气好的被褥,挂上小蚊帐等,给他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

准备工作也要规律

给宝宝洗澡、洗脸也要固定在特定时间,建立睡觉、起床、洗漱的条件反射,最后做到有规律作息。

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的作息习惯与父母的作息相关,时间观念跟父母的工作形态有关。所以,父母要为宝宝做好榜样,让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最好9点左右就寝,等到宝宝熟睡了,爸妈再起来做自己的事。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拒绝“小霸王”

0~3岁的宝宝正是爱模仿的阶段,父母要做好表率,比如不随意打人、骂人,说话要温和,也要告诉孩子打人不对,打人会疼,以后不能再打人,并及时纠正。如果孩子还是爱咬人,父母可以用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用手轻柔地握住孩子的下巴,让他闭上嘴巴,并且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不要再咬了。

2、学习如何表达情绪

当孩子想要得到玩具、食物的时候,可能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这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引导孩子,告诉他应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孩子一直哭闹,可以尝试用“抱抱”的方式来安抚他,并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想要XX,但你要学会用语言告诉妈妈,而不是用哭闹”。

3、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并且在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比如,当孩子想要独占玩具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导他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或者一起玩游戏,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

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并让孩子参与到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中,比如整理玩具、叠衣服等等,这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并且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5、学习如何表达感谢

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礼物的时候,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说“谢谢”。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感恩,并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当孩子学会说“谢谢”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爱护。

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1、给宝宝充足的爱和陪伴

父母应该给宝宝充足的爱和陪伴,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建立安全感。比如,父母可以经常抱抱宝宝,亲亲宝宝,跟宝宝说话,玩游戏,等等。

2、给宝宝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父母应该给宝宝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宝宝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并建立安全感。比如,父母应该给宝宝准备一个安全舒适的床铺,并且经常清理房间,保证房间的整洁卫生。父母还应该注意家中的安全隐患,比如插座、电源线、刀具等,防止宝宝误触造成伤害。同时也要教会宝宝一些安全常识,比如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等等。

3、给宝宝一个稳定的生活

父母应该给宝宝一个稳定的生活,让宝宝有安全感。比如,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搬家,并且保持生活作息规律,让宝宝感到安心。父母也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保持稳定的情绪,这样可以给宝宝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总之,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需要父母付出很多心血,但只有建立安全感的宝宝,才会更加自信,更加积极乐观,更加健康地成长。

0 - 3 岁是孩子成长关键期,要让孩子学会规矩。生活作息规律很重要,父母可从多方面帮助,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准备工作规律,为孩子做好榜样,9 点左右就寝,让孩子在规律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