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睾丸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与该年龄段男性不育比例的增加十分相似。专家表示,精子质量差易得睾丸癌,且该病早期易被忽略,有以上病史的男性要经常检查。预防的方法并不多,生活中要注意治疗隐睾、减少感染、避免睾丸损伤等。
睾丸癌发病率上升,与男性不育比例增加存在关联
以前,睾丸癌的发病率并不高,通常可以治愈,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但据最新调查显示,睾丸癌的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与这年龄段男性不育比例的增加十分相似。
美国一科研人员表示,通过大量案例追踪发现,精子数量较低或精液有问题的人,罹患睾丸癌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20倍。男性一旦发现自己的精子有问题,应考虑每年做一次睾丸癌筛查。
精子质量差易得睾丸癌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有毒、有害气体等对男性精子的影响,从以往的20%上升到40%,不孕不育比例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精子数量、精子质量和精子活动率也有所下降。
睾丸癌早期易被忽略
由于睾丸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有肿瘤增大到出血、坏死时,才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如已出现转移还将导致腰部酸痛、骨关节疼痛、泌尿系统梗阻等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影响睾丸癌和男性不育的共同因素
影响睾丸癌和男性不育的共同因素包括:
单侧隐睾
单侧隐睾不育发生率30%~60%,双侧隐睾为50%~100%。
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占不育患者的30%以上。
遗传、内分泌紊乱
遗传、内分泌紊乱是不育的重要病因。
环境激素中的雌激素作用
环境激素中的雌激素作用,对男性不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雌激素对睾丸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各种理化损伤
各种理化损伤等。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有以上病史的男性要有意识地经常检查,如果发现睾丸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沉重的下坠感、透光试验呈阴性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并且注意睾丸虽然很硬,但触摸时并无疼痛感,这与普通睾丸发生炎症时呈均匀性肿胀和质地较软有显著差别。
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睾丸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预防的方法并不多。因此,生活中要格外注意:
两岁前治疗隐睾
减少并及时治疗感染
减少理化因素对睾丸的损伤
怀孕妇女别乱服用或注射女性荷尔蒙
以免引起胎儿睾丸病变。
最新调查显示,睾丸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且与该年龄段男性不育比例的增加十分相似。专家表示,精子质量差易患睾丸癌,而有毒、有害气体等对男性精子的影响,近年来明显上升。睾丸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有以上病史的男性要经常检查,注意与普通睾丸炎症的区别。预防方法不多,生活中要注意治疗隐睾、减少感染、避免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