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各阶段饮食不同,0 - 1 岁宝宝饮食有讲究。母乳珍贵,初乳含高免疫球蛋白,能促小肠发育,智商也更高。光喝牛奶不够,还需辅食加微量元素。要注意补碘防智力落后,补维生素 D 助钙吸收,以下是全攻略。
阶段一:0-1岁婴儿
1、母乳好
一滴初乳中含有0.5-2.5毫克的免疫球蛋白,相当于成熟乳的20-50倍,所以,有初乳如金之说。
初乳是分娩后12天内的乳汁,是最宝贵的营养品,不仅能为婴儿提供宝贵的营养,还能促进婴儿小肠发育。
最新研究表明,喂母乳的时间越长,孩子的智商越高,母乳中含有多种营养,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发育。
但若单纯母乳喂养时间过长,不添加辅食,也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2、光喝牛奶还不够
有些妈咪错误地认为婴儿期仅靠牛奶就能保证多种微量元素的供给,实际上还应该在婴儿辅食中加一些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
3、补碘
婴幼儿如果缺碘会造成智力落后,特别是出现抽象思维能力的缺陷。
所以,家长应注意给婴幼儿补充碘。
4、补维生素D
因为影响婴儿吸收的因素很多,所以父母在保证婴儿对富含钙元素食物摄取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
阶段二:1-3岁幼儿
1-3岁的幼儿已经开始学习走路、说话,活动量大幅度增加,对营养的需求也比以前更加旺盛,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仍然很快,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撑。
除了主食外,应该让幼儿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注意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法
幼儿的消化系统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难消化的食物,比如坚果、海鲜等,要尽量避免食用,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烹饪方法也要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尽量避免给幼儿食用过咸、过甜、过辣的食物,以保护幼儿的味蕾和消化系统。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 培养幼儿定时吃饭的习惯,不要让幼儿吃零食。
2. 鼓励幼儿独立吃饭,不要总是追着喂食,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食物,并引导幼儿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
3. 在吃饭的时候,不要给幼儿看电视或玩手机,要让幼儿专心吃饭,并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
阶段三:3-6岁学龄前儿童
3-6岁的儿童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需要父母更加重视儿童的饮食。
1、补充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能够促进儿童的肌肉生长和大脑发育。
要保证儿童每天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可以选择鱼类、瘦肉、蛋类、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补充充足的铁
铁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儿童运输氧气,预防缺铁性贫血。
要保证儿童每天摄入充足的铁,可以选择红肉、肝脏、菠菜、豆腐等富含铁的食物。
3、补充充足的钙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儿童的骨骼生长和牙齿发育。
要保证儿童每天摄入充足的钙,可以选择牛奶、奶酪、酸奶、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
4、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要保证儿童每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可以选择水果、蔬菜、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0 - 1 岁婴儿饮食需注意母乳、牛奶、补碘和补维生素 D 等方面,初乳珍贵能促小肠发育提升智商,单纯母乳长喂需加辅食,牛奶外还应加微量元素食物,缺碘和维生素 D 会影响婴幼儿健康,要重视这些饮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