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宝宝有挑食偏食问题,“饿一饿就好”常见。美国家庭育儿故事受关注,饥饿疗法靠谱吗?知名专家称需判断性阅读,婴幼儿肠胃弱易积食,妈妈应根据情况分析。宝宝挑食原因多样,别轻易用饥饿疗法。
对付挑食宝宝,饥饿疗法靠谱吗?
美国媳妇的育儿故事引争议
最近,一个美国媳妇苏珊让中国妈妈领教了中外育儿差异的故事在朋友圈疯传。故事中,苏珊为了让孩子按时吃饭,采取了饥饿疗法,让孩子饿着,甚至故意做宝宝爱吃的饭菜却不让他吃,最终孩子养成了按时吃饭的习惯。这个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中国妈妈点赞,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这种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知名育儿专家指出,像这种育儿故事需要家长判断性阅读,因为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不一定只是任性,也有很多因素,不一定要模仿美国媳妇的做法。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婴幼儿肠胃脆弱,易积食
事实上,婴幼儿的肠胃不同于成年的肠胃,他们的肠胃比较软弱,所以容易积食。有些宝宝并不是不愿意吃,而是真的吃不下。假如妈妈们没有及时发现宝宝积食的问题,而是采取放任的态度,最终可能导致宝宝身体健康亮红灯,或者可能引起宝宝患上厌食症。
宝宝挑食、不吃饭的常见原因
1. 小时候喂养不当
很多宝宝因为有母乳或者配方奶而忽略了辅食的添加,导致孩子到了该断奶的年龄却还没有进食乳类以外的食物的能力,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明显缓滞了,这样宝宝的进食兴趣自然也就没那么高了。
2. 父母娇惯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像冰激凌、水果糖、甜食等含糖较多的食物只要想吃,家长就给吃,导致肠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排空食物,自然就不会觉得饥饿了。当宝宝稚嫩的肠胃没有饥饿感时,食欲怎么会好呢?
3. 孩子不规律的生活时间
年轻爸妈的生活不规律导致孩子的作息也跟着不规律,睡眠不足、任意玩耍、饮食没法定时定量又缺乏适量的活动,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肠胃功能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宝宝食欲不佳。
4. 大人对孩子的暗示和影响
大人自己挑食,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哪种饭菜好吃,哪一种不好吃,这些都间接对孩子起到“暗示作用”,孩子听了大人这些话后就对那些“不好吃的食物”产生了反感,然后就挑食、偏食了。
5. 饮食环境和厌食
如果孩子吃饭的时候人多嘈杂,大人还吸烟喝酒、吵吵闹闹,旁边还开着电视,这样的环境孩子很难安静的进餐。
饥饿疗法不可取
以上五种原因都容易导致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因此,当爸爸妈妈没有准确判断出孩子是因为不饿还是身体原因不吃饭时,就不要轻易采用饥饿疗法。
宝宝挑食、不吃饭原因多样,不可盲目采用饥饿疗法。从小喂养不当、父母娇惯等都会影响食欲。生活不规律、大人暗示及不良饮食环境也会导致积食。爸妈未准确判断时,别轻易饿孩子,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保障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