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是不错的减肥方式,时间间隔需注意。本文详细介绍饭后多久散步合适,以及饭后运动的时间间隔等。还讲述了散步减肥的方法、距离和好处,如增强心脏功能、减肥、促进糖类代谢等,快来收藏了解吧。
饭后运动的时间间隔
饭后运动注意事项
想要饭后进行运动,尤其是想要饭后散步减肥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运动时间间隔。饭后多久进行散步减肥最合适呢?
饭后尽量的休息30分钟,再去轻微的运动。不应该剧烈运动的,由于饭后肠胃都在消化,血液都在肠胃,不适于马上运动。
散步、走路、广场舞、太极拳等轻度运动,可在饭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进行。
慢跑、减肥操、骑自行车等中度运动,可在饭后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进行。
长跑、跳绳、踢足球、打篮球等高强度运动,宜在饭后两小时至三小时再进行。
如果运动前的用餐量较大,并且吃的是以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好消化,最好在饭后两个小时以上再运动。
如果用餐量较少,并且食物以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或流食为主,吃饭与运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运动强度相对缩短。
散步减肥
散步速度
1、走路也要讲究速度,速度很关键,可以选择以12分钟走1.5公里的速度走完4公里,再以正常的速度走10分钟,以此来恢复,然后再以这样的速度走完4公里,再以常速行走10分钟,如此反复。
2、也可以维持30分钟到45分钟的快步行走姿势,或大步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20步到140步左右。
行走距离
1、每次行走的距离在5到10公里左右为最佳。
2、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达到此水平。速度越快效果越好,但要量力而为,可根据身体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和速度。
3、注意量的增加,不要暴走。根据自身状况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行走时间
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将30分钟到1个小时的集中行走分散到各个零散时间段内进行,但是要保持总时间量的不变。
散步的好处
1、散步是增强心脏功能有效手段之一。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则对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大有增进,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
2、散步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
3、散步锻炼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4、散步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又因为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步行能够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5、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散步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镇静剂。”
饭后散步减肥需注意时间间隔,30 分钟至 1 小时可轻度运动,1 至 2 小时可中度运动,2 至 3 小时可高强度运动。走路讲究速度,每次 5 - 10 公里,保持总时间量不变,能增强心脏功能、减肥、改善糖代谢等,是很好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