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前宝宝处于前语言时期,虽不能正常交流,但却是学习关键期。父母要抓住时机,通过全语言交流、训练手势、语言刺激、游戏启蒙及学会说话等方法,提升宝宝学习说话能力,为其成长助力。

一岁前宝宝的语言启蒙

一、全语言交流

宝宝在未满一岁前属于前语言时期,还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但此时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抓住时机,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让宝宝学习语言。
1. 日常生活起居和带宝宝出门游玩都是进行语言交流的好机会。
2. 结合情景和宝宝说话,例如,当抱起宝宝时,可以温柔地说:“宝贝,你今天真可爱。”
3. 说话时,家长也要做出相应的表情,让宝宝理解自己的感受。
4. 注意避免戏弄宝宝,比如,不要一边抱着宝宝,一边说“讨厌宝宝”之类的话,以免让宝宝困惑。

二、训练宝宝使用手势

研究表明,婴儿越早学会用食指指认物品,越早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越早开口说话。
1. 大多数婴儿在8到10个月时就能用手势表达需求,例如,用手势指着或触摸一个物体来引起大人注意。
2. 妈妈可以用手指指着某样东西示范给宝宝看,然后拉着宝宝的手去指,反复训练多次,让宝宝学会指物。
3. 当宝宝指着一件物品时,妈妈可以说出该物品的名字,并反复说几次,让宝宝大脑里存档这个物品的语言信息。

三、适当的语言刺激

尽早对宝宝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对宝宝越有好处。
1. 从怀孕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和宝宝交流,在宝宝出生后更要每天坚持和宝宝说话。
2. 优美的、有韵律的声音也能刺激宝宝大脑语言中枢神经的发育,因此,妈妈可以给新生儿唱儿歌,读诗歌。

四、游戏启蒙

孩子天生喜欢游戏,通过游戏互动让宝宝学到很多东西。
1. 父母可以多和宝宝做游戏,制造一个欢乐的家庭氛围。
2. 例如,玩摸身体部位的游戏,妈妈说出身体的某一部位,让宝宝摸一摸,指出来。
3. 妈妈可以问宝宝:“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宝宝通过这个游戏能快乐地学习身体部位的语言。

五、学会如何说话

1. 不管是在描述路边的大树,还是在诉说对宝宝的爱,都要让宝宝看到你的热情,强调话里的意味,提升话语的质量,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促使宝宝尝试着理解妈妈在说什么。
2. 宝宝很喜欢吃叠词和拟声词,所以妈妈可以教宝宝说“小鸭嘎嘎、小鸡咕咕、小猫喵喵...”,宝宝听到很开心,就会努力模仿。
3. 平时安慰宝宝时则可以用降调的声音调动宝宝的积极情绪。

一岁前宝宝处于前语言期,是学语关键期。要抓住时机,通过全语言交流、手势训练、语言刺激、游戏启蒙和学会说话等方法,提升宝宝学语能力,营造欢乐氛围,传递正能量,为宝宝成长助力。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