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发病率低、种类多,不少具遗传性。遗传方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隐性等,也有非遗传因素致病的。新生儿罕见病如唐氏综合症等,发病率各异。罕见病发现时间因种类不同,从出生时到成年期都有可能。早期发现至关重要,家长要关注孩子状况,社会也应加大研究和关注。
罕见病发病率极低但患者总数可观,尤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其成因包括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有害物质)、随机事件等。遗传方式多样,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及新发突变。可通过遗传咨询、产前筛查等评估风险,有遗传风险的家庭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新生儿健康备受关注,胀气和脐风是常见问题。胀气是消化系统问题,与喂养等有关;脐风是严重感染性疾病,因脐带处理不当致细菌感染。中医认为脐风由外邪侵入脐部引起,症状包括肌肉僵硬等。中医治疗有外治、内治、推拿等。家长应正确区分,预防脐风关键是正确护理脐带和接种疫苗。
新生儿配方奶粉有普通和特殊之分,各品牌系列产品配方不同。配方奶粉又称母乳化奶粉,是母乳哺育无法进行时的替代品。普通奶粉适合一般婴儿,特殊奶粉如不含乳糖、部份水解、完全水解、元素配方奶粉等,分别适用于乳糖不耐受、较轻度或严重腹泻及过敏等特殊生理状况的新生儿,食用需遵医师、营养师指示。
新生儿一天的奶量和吃奶次数存在个体差异。半个月至1个月的新生儿,吃奶次数6-13次不等,奶量60-180ml不等,吃奶时间10分钟至30分钟不等,间隔1.5-5小时不等。可依据孩子体重、月龄等,用简单计算方法安排奶量和次数,并以宝宝表现评估是否恰当。
早产儿指孕期不满37周的新生儿,多数体重不足2500克。护理要点包括:有紫绀及气促者按需给氧;体温过低者注意保暖,调节暖箱温度湿度;补充维生素C、D、K;早产妇本人乳汁适合早产婴,喂奶后宜斜侧卧,观察有无紫绀。
新生儿一般爱吃母乳,但有的宝宝不吃。4-6个月宝宝因成长需求应加辅食,但仍可吃母乳。宝宝不吃奶可能是厌奶期、胀气、后天疾病、先天疾病、便秘、心理因素。宝宝不吃奶影响生长发育,可能营养不良、脱水,家长要留意其成长曲线图。
新生儿多数时间在睡觉,妈妈要趁宝宝醒时进行亲子互动。满月宝宝有诸多喜好,如在微暗房间被竖抱会睁眼,喜欢看人脸、听心跳等。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与宝宝互动,如竖抱观景物、交谈、抚摸、抓握听音、做口嘴游戏等,以促进宝宝成长和亲子关系。
有妈妈反映宝宝最近一周总吐奶块,这可能是新生儿贲门松弛症,发生率约2%,多在出生一周内发生。症状有轻有重,轻者吐少量奶块,非每次哺乳后都吐;重者量大且频繁,甚至喷射状。若孩子睡眠好、不常哭闹、吃奶有食欲,无需特殊治疗。宝宝吃奶后竖抱拍嗝可减少吐奶,这是因宝宝胃呈水平状等所致。
很多父母会给宝宝换奶粉,但这是不对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充分,常换奶粉易致“转奶不适”,出现哭闹、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不利健康和营养补充。非换不可时要慎重,可选大品牌如雅培等。总之常换奶粉对新生儿没好处,若无必要不建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