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人的重要部位,产后乳房会有诸多变化。分娩后雌孕激素骤降,生乳素增高促使乳汁分泌,还受营养等因素影响。同时,产后血液及循环系统等也会改变,如易发生尿潴留等,且月经恢复及排卵时间因哺乳与否而不同,腹壁也会有相应变化。

产后乳房的变化

乳汁分泌的机制

妊娠期间,卵巢和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别促进乳腺的导管系统和腺泡生长。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抑制作用,孕期乳房并不分泌乳汁。
分娩后,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垂体分泌的生乳素水平升高,促使腺泡分泌乳汁,催产素则促进导管壁肌细胞收缩,将乳汁推向乳头。婴儿的吸吮会刺激乳头神经,传达至大脑,进一步促进生乳素分泌,从而持续产生乳汁。
乳汁的分泌也与产妇的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产妇需要注意休息、睡眠和饮食,避免精神刺激。

产后身体其他变化

血液及循环系统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然而,产后最初3日内,由于子宫收缩缩复,胎盘循环消失,大量血液从子宫涌入体循环,加上妊娠期间过多组织间液的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在产后24小时内增加的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脏病产妇发生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

产后1~2日内,产妇常感到口渴,喜欢进食流食或半流食,食欲不佳,之后会逐渐好转。
产褥期间,产妇卧床时间长,缺乏运动,腹直肌和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

泌尿系统

产妇在妊娠期间体内潴留大量水分,在产褥早期主要经肾排出,因此产后最初几日的尿量增多。
分娩过程中,由于膀胱受压,导致黏膜水肿充血以及肌张力降低,加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月经恢复

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
哺乳产妇的月经恢复会延迟,有的产妇在哺乳期一直月经不来潮,平均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因此哺乳产妇即使月经不来潮,也可能受孕。

皮肤变化

孕妇在妊娠期出现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会逐渐消退。
由于腹壁长期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弹力纤维增生、断裂,妊娠纹呈紫红色,产褥期后会逐渐变为永久性的白色妊娠纹。

腹壁变化

分娩后腹壁变松弛,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分离,腹壁紧张度恢复一般约需6~8周。

产后女性乳房、血液及循环系统等多方面发生显著变化,需注意休息、睡眠等。同时,产褥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便秘、尿潴留等,且哺乳与不哺乳的产妇月经恢复及排卵时间不同,产后恢复也需 6 - 8 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