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三生有幸”,你可知其来源?唐朝高僧圆泽与好友李源善的故事,蕴含深意。圆泽临终前相约十三年后中秋在杭州天竺寺相会,牧童所唱也提及“三生石上旧精魂”。如今“三生有幸”多喻特别缘分,其本义乃指前生、今世和来生的特殊因缘。
“三生有幸”的由来
佛教故事
“三生有幸”这句成语源于一个佛教故事,讲述了唐朝高僧圆泽与好友李源善的故事。圆泽在一次外出游玩中,遇见了一位怀孕三年的妇人。他预感到自己将投胎做这妇人的儿子,便对李源善说:”我今晚会圆寂,三天后,你到妇人家去看,她会生下一个胖小子,如果这个婴儿对你笑一笑,那就是我。”圆泽还承诺,来世要继续与李源善结交,并约定十三年后的中秋节在杭州天竺寺相会。
圆泽当晚圆寂,而妇人也生下了一个男孩。三天后,李源善如约去看望,男孩看到李源善便露出了笑容,李源善这才相信了圆泽的话。
十三年后的中秋节,李源善来到天竺寺,在寺门口遇到一个牧童,牧童唱着:“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这首诗歌正是圆泽的转世之身。
“三生有幸”这个成语由此而来,指代人与人之间前世今生、来世相生的缘分。
成语演变
如今,“三生有幸”常被用于表达对人际关系的赞叹,例如:
1、在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会说:“真是三生有幸。”
2、遇到一位贵人帮助了自己,也会说:“真是三生有幸。”
3、即使是表达对某件事的感激,也可能会说:“能遇到你,真是三生有幸。”
虽然“三生有幸”的现代含义与原意有所区别,但都表达了对特殊缘分的珍惜和感恩。
“三生有幸”的本意是强调人与人之间前生今世、来世相生的特殊缘分。如今则泛指遇到贵人、结识知己或经历特殊事件,并表达对这种缘分的珍惜。
“三生有幸”源自唐朝圆泽与李源善的故事,蕴含着深厚文化。如今虽常被误用,但本意是指三生缘分。炎黄子孙应重视传统文化,体悟成语内涵,让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