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天是夏季最热之时,也是宝宝消化不良高发期。高温致肠胃功能紊乱,病菌易侵。本文将分享夏季防止小儿消化不良的良方,包括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还介绍多种消化不良的对应方法及中药方,助宝宝远离消化不良困扰。
夏季如何预防小儿消化不良
夏季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
夏季是宝宝消化不良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
1、高温天气导致宝宝肠胃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
2、胃酸分泌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
3、夏季病菌繁殖快,苍蝇传播细菌,导致胃肠发炎。
夏季预防小儿消化不良的方法
1、尽量给婴幼儿喂母乳,夏季不要给孩子断奶。
2、喂奶要定时定量,一次不要喂太多,两次喂奶之间要让孩子喝点白开水。
3、如果母乳不够,可以喂些米汤、面汤、鸡蛋糕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4、断奶后的孩子,要注重饮食卫生,不要吃剩饭、剩菜和不干净的食物。
5、夏季晚上要给孩子盖好肚子,防止受凉。
小儿消化不良的类型
急性消化不良
主要症状是腹泻,每天会排出5~6次以至10次以上的水样便和糊状便。常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患儿可能出现精神不好、脱水、发烧等症状。
1、如果出现恶心、多次呕吐、没有精神等症状,病情就比较严重。
2、急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饮食疗法,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酸中毒。
3、如果由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会更严重。
中毒性消化不良
是严重的消化不良,婴儿期患病死亡率较高。
1、腹泻、呕吐次数增加,呕吐物中可能带有胆汁和咖啡渣样的血液。
2、会出现脱水、昏迷、痉挛、发绀等中毒症状,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幽门狭窄症
是指胃出口的幽门部肌肉变厚、变硬,导致进食困难。
1、出生后2~3周左右开始吐奶,呕吐越来越严重。
2、轻微的幽门痉挛可以用药物治疗,每次喂奶量要少一些,增加喂奶次数,尽量防止呕吐。
3、如果幽门部肌肉像瘤子一样,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中药方
第一方
主治: 小儿消化不良。
药方: 吴萸子30g,丁香6g,胡椒30粒。
用法: 将药材研成细粉,每次用药粉1.5g,调适量凡士林,敷于脐部,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 吴萸温中散寒,丁香能温中下气,胡椒亦能散寒止痛,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消化不良。脐中(神阙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等作用,药贴于此穴效果更佳。
第二方
主治: 小儿消化不良。
药方: 高粱米第2遍糠适量。
用法: 将高粱米糠放入锅内炒至褐色有香味为度,除掉多余的壳,即可服用。每日3~4次,每次1.5~3g。
功效: 高粱米糠含有大量鞣酸及鞣酸蛋白,具有较好的收敛止泻作用。
第三方
主治: 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药方: 胡椒粉1g。
用法: 取刚蒸熟的大米饭约16g,拍成1cm左右的圆饼。将胡椒粉撒在饭饼中央,待饭饼稍凉,将有胡椒粉的一面贴到肚脐上,用布条或绷带包扎。4~8小时去掉。
功效: 胡椒粉性热味辛,温中、下气、除寒,还有解毒之功能。
中伏天是宝宝消化不良高发期,高温易致肠胃紊乱。预防要母乳哺养、定时喂奶等。出现症状要调配饮食、及时就医。文中还介绍多种消化不良药方,如吴萸子等方,可有效治疗,家长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