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发现孩子不爱吃饭,原来是嘴巴长了鹅口疮,家长们着急不已。鹅口疮是由真菌引发的口腔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文将详细讲解其治疗方法、引发原因及预防方案。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吧!
鹅口疮:婴幼儿口腔常见疾病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口腔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因孩子饮食不洁或抵抗力低下导致。
鹅口疮的引发原因
1. 接触母体感染:新生儿顺产时,若产妇阴道存在霉菌感染,胎儿经过产道可能接触霉菌,引发鹅口疮。
2. 饮食用具不卫生:奶瓶、奶嘴未及时清洁和杀菌,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母乳喂养时,若产妇未清洁乳头,也可能导致婴儿鹅口疮。
3. 食物和玩具不洁净:婴幼儿喜欢玩玩具,若玩具不卫生,孩子咬着玩具,可能将细菌带进口腔,引发口腔感染。
4. 集体生活接触引发感染: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孩子之间接触玩耍,若其中有孩子患有鹅口疮,可能发生接触性感染。
5. 长期服用抗菌素:长期服用抗菌药物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体内菌群失调,更容易感染霉菌,引发鹅口疮。
鹅口疮治疗方案
1. 清洁口腔:使用稀释的苏打水溶液清洁口腔,可用棉签帮助宝宝清理伤口,每天清洁一到两次,最好在宝宝睡前清洁。
2. 用药水清洗:将制霉菌素片溶解在冷开水中,用棉签沾取药水清洗伤口。若症状未见好转,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接受儿科医生的治疗。
鹅口疮预防方案
1. 产妇清洁产道:孕妇在生产过程中,需先清洁产道,防止婴儿感染真菌。
2. 保证饮食用具卫生:宝宝的奶瓶、奶嘴需及时消毒,孩子使用的玩具也需定期清洗。
3. 提升孩子抵抗力: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运动,饮食上也要注意调理,改善宝宝体质。
孩子出现鹅口疮别慌,了解其引发原因和治疗方案很重要。多因饮食用具不卫生等引发,可用苏打水或制霉菌素片清洗。预防需清洁产道,保证饮食用具卫生,定期清洗玩具,提升孩子抵抗力,好好护理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