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挑食现象常见,那原因及纠正避免之法如何?或因过早尝重味、受家长偏食影响、零食不离口、食物味道刺激、大人包办喂食、就餐氛围不和谐、烹饪单调等。了解后可有效应对。
宝宝挑食的原因分析
1. 过早尝试重口味食物
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喂食大人饭菜,认为只是让孩子尝尝,殊不知这会让宝宝对自身食物失去兴趣,导致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一岁内婴儿应进食母乳、配方奶粉、泥糊状且味道清淡的辅食,避免过早添加食盐和食糖。过早添加成人食物,会使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
2. 家长偏食的影响
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偏食习惯,在孩子面前挑三拣四,常说这不好吃,那也难吃,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产生厌恶感。家长要以身作则,避免偏食习惯,也不要在宝宝面前说饭菜不好吃的话题,这样宝宝看到大人吃的香,自己一般也会有想吃的兴趣。
3. 宝宝常吃零食
如果宝宝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肠胃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控制宝宝每天的零食摄入量,不要吃得过多,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健康的辅助食品来代替零食。
4. 食物味道刺激
儿童的味觉比成年人更为灵敏,一些成年人认为好吃的浓味食品,宝宝可能会感觉刺激过度强烈,本能地拒绝。蒜苗、芹菜、香菜、青椒之类味道独特的食物遭到反感,最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里。在宝宝上学前,特别是1~3岁的幼儿期,应当为他们准备味道淡于成年人的饭菜,不要硬塞给宝宝食物,也不必强求他们马上接受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
5. 大人包办喂食
1岁左右时,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但有的孩子四五岁了,大人还坚持喂养,甚至追着喂,影响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应该适时让宝宝自己学习吃饭。
6. 就餐氛围不和谐
一些父母在用餐时责骂、惩罚孩子,强迫其进食。这种激烈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你的任务,是在替你吃饭,是他的一个负担。保持餐桌上氛围愉快,可以促进宝宝的食欲,有助于消化。父母应给予宝宝合理的引导,比如吃饭的时候跟他说“这块萝卜像不像一个圆圆的太阳?你想把太阳吃进肚子吗?”将话题转移到“吃”之外,宝宝会在轻松的就餐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慢慢也会爱上吃饭。
7. 食物太单调
如今很多年轻父母的烹饪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食物做得没有滋味或缺乏变化,孩子不爱吃,不感兴趣或拒绝食用。父母要多变换花样进行烹制,适当地让宝宝参与烹饪的过程。可以把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做成一些小巧可爱的形状,譬如把鸡蛋做成太阳,比较容易让宝宝吃得津津有味。
8.边吃饭边看电视
有些宝宝吃饭的同时看电视或玩玩具,随便吃几口就跑一边玩去了。长期养成习惯,容易造成宝宝注意力分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控制用餐时间。让宝宝集中精力用餐,避免一心二用。
如何避免或纠正宝宝的偏食问题
1. 以身作则
宝宝的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家人尤其是妈妈对待食物的态度很容易使宝宝先入为主地排斥某些食物,所以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偏食,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某些食物就不用它们做菜,记得营养全面均衡才是王道。
2. 做好过渡
宝宝半岁到1岁这一阶段,味觉和嗅觉最灵敏,因此这段时间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而辅食应该有一个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过渡期,帮助宝宝适应,如果缺少过渡,很容易导致典型的厌食症。
3. 科学引导
不要强迫宝宝吃不喜欢的食物,也不要任由宝宝贪食喜欢的食物。对宝宝克服偏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予以鼓励。让宝宝养成定时、定点进食的规律,对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最好让宝宝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
4. 丰富菜品
注意食材颜色的搭配、适当调味或改变性状,也可以选用好看的餐具,多下点功夫,让宝宝总有新鲜感,慢慢适应之前不喜欢吃的食物。
宝宝挑食原因多样,如过早尝重味、受家长影响等。纠正及避免需以身作则、做好过渡、科学引导等。营造良好就餐氛围,丰富菜品,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爱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