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药与营养品迥异,补药分四类,具多种作用,可扶正祛邪。现代药理学研究其通过调生理功能达扶正效果。而营养品补人体营养物质,需缺啥补啥,正常饮食无需补充。多数补药营养物质含量微,个别含较多,故补药不能与营养品类比或取代。

补药与营养品:概念、作用及区别

补药和营养品并非同一种药物,两者在概念、性质和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可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中医中的补药,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品完全不同。

补药:扶正固本,调理虚证

中医理论将补药分为补气、补血、补阳和补阴四大类。
1、补气和补阳药,例如人参、鹿茸,主要作用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强心,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胃肠分泌,增强肌力等。
2、补血和补阴药,例如当归、何首乌、麦冬,则多具有抗贫血或强心、改善血液循环及降低血脂或血糖等作用。
3、从药理学角度看,补药的作用与西药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贫血药物和免疫系统药物的部分作用类似。
4、补药主要用于治疗虚证,即正气受损、机体虚弱的状态。它并非适用于身体健康者,滥用补药反而可能破坏机体阴阳平衡,导致气血失调,甚至出现“误补益疾”的情况。

补药的主要作用是补益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它通常用于病后正气受损,以改善虚弱症状,促进机体康复;或用于正气已损的虚实夹杂证,配合祛邪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药的扶正效果主要通过调整和增强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各种机能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来实现。

营养品:补充营养物质,维持代谢

营养品是指能够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药物或制品。人体所需的常见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1、当疾病、饮食摄入不足或机体消耗过大导致体内这些物质缺乏时,就需要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
2、例如,医生常用的葡萄糖液、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剂,以及各类维生素、铁剂、钙剂等都属于营养品。
3、营养品的应用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能盲目补充。如果可以通过饮食途径补充,就尽量避免使用营养品。
4、正常情况下,均衡饮食就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无需额外补充营养品

补药与营养品的区别在于其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补药侧重于调节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治疗虚证;而营养品则主要用于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多数补药中营养物质含量甚微,只有极少数例外。因此,补药与氨基酸、葡萄糖等现代营养品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相互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补药还是营养品,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补药与营养品迥异,补药为虚证而设,正常人体无需补充营养品。多数补药营养物质含量微,个别含较多营养物质,二者概念、性质及作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需正确认识和使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