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药对降血糖、缓解症状疗效佳,需在中医指导下应用或与西药合用。科研人员对治消渴病中药大量实验,现简述 30 余种常用中药。如玉米须、知母等,它们在降血糖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常用中药材的降血糖作用

许多中药材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展现出良好的降血糖和缓解症状的疗效,但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合理组方,或与西药联合应用,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玉米须

玉米须及其发酵剂对实验动物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并能改善糖尿病性高血压和肾病。临床应用中,通常使用45克玉米须进行食疗。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须的降糖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

知母

知母水提取物能够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尤其对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效果更为显著。
知母的降糖机制目前尚在研究中,但其在控制血糖波动方面有一定作用。
临床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枸杞子

枸杞提取物可以使实验动物血糖持续下降,其降血糖作用可能与枸杞子中胍衍生物有关。
枸杞子还能缓解糖尿病人血脂升高和视力下降等症状,每日用枸杞子煎汁当茶饮,可以改善消渴症状。
1、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2、枸杞子降糖效果温和持久。
3、长期服用枸杞子需注意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人参

人参可以促进实验动物血糖降低,并缓解糖尿病人血脂升高和无力症状。
人参浸膏对早期轻症糖尿病有治疗效果,能减少尿糖,降低血糖,停药后疗效可持续两周以上。
1、轻症糖尿病患者可与生地黄合用。
2、中重症糖尿病患者宜与胰岛素合用,两者有协同降血糖作用。
人参的应用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黄连

黄连素能明显抑制糖原异生,促进糖酵解,因此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黄连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丹参

丹参煎剂可以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作用持续时间可达5小时,同时还能降低血脂和血黏稠度。
丹参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凝血症和高血脂症。
丹参的用量和用法需根据医嘱进行。

地黄

实验研究表明,地黄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糖,并能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
临床应用中,地黄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改善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
地黄滋阴补血,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桑白皮

桑白皮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在胃肠道内延缓食物消化吸收有关。
服用桑白皮后,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坦,高峰值较低,高峰出现较迟,曲线下降较慢。
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其他常用中药

除上述几种中药外,临床常用的降血糖中药还包括:山药、菟丝子、茯苓、石膏、乌梅、白术、黄精、玉竹、玄参、仙鹤草、地骨皮、苍耳子、麦冬、大黄、天花粉、苍术、女贞子、山茱萸、鬼箭羽、麦芽、泽泻、桔梗、冬桑叶、仙灵脾等。 这些中药的具体功效和应用方法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选择和使用。

众多中药对降血糖、缓解症状疗效佳,需中医指导应用或与西药合用。如玉米须、知母、枸杞子等 30 余种中药,在实验研究中表现出良好降糖作用,临床应用也有一定效果,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