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肌肤易干燥,好习惯可补水。早晚两杯白开水清洁肠道补水分;每日一西红柿满足维生素 C 需求;三餐用醋延缓血管硬化;选低 pH 值浴液保肌肤油脂;饮食多碱性少酸性;冬季也要防晒;常按太溪、三阴交、照海等“补水穴”,让肌肤水嫩嫩。

养成良好的补水习惯,呵护肌肤水嫩

早晚一杯水,滋润由内而外

早晚各饮用一杯白开水是保持肌肤水嫩的关键。
1、清晨一杯温水可以清洁肠道,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
2、睡前一杯温水则能防止血液因缺水变得黏稠,避免血液黏稠导致大脑缺氧、色素沉积,延缓衰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维持身体健康和肌肤水润至关重要。

饮食均衡,补充营养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保持肌肤水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每天至少食用一个西红柿,它富含维生素C,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有效对抗自由基,保持肌肤活力。
2、适量食用醋,可以延缓血管硬化,如果自来水水质较硬,在洗脸水中加入少量醋还能起到养颜的作用。
3、多摄入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等,以平衡人体酸碱度,使皮肤细腻光泽。
4、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例如肉类、鱼类、巧克力、葱蒜等。

调整洗浴习惯,呵护肌肤屏障

正确的洗浴方式能有效避免肌肤水分流失。
1、选择滋润型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含凉性物质或碱性大的沐浴产品,尤其是在皮肤干燥脱皮的情况下。
2、尽量保留肌肤表面的油脂,选择pH值较低的洁面或润肤皂,或使用含有牛油、蜂蜜成分的洁肤液。
3、洗浴后及时涂抹身体乳,最好选择含有橄榄油等滋润成分的产品,在肌肤未完全干燥前使用效果最佳。

冬季防晒,全年呵护

即使在冬季,防晒也同样重要。
冬季虽然紫外线强度不如夏季,但仍会造成皮肤老化和变黑。冬季下雪时,紫外线强度甚至可能高于夏季。因此,冬季也需要使用防晒品,选择SPF和PA值较高的产品,例如SPF15,PA++以上。

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肌肤补水。
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尤其在干燥天气可以延长按摩时间,具有补阴防燥的功效,适合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群。
2、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此穴位主要适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肾阴虚的人群。
3、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

好习惯补水,肌肤水嫩。早晚白开水清洁肠道补水分,西红柿补维C,醋延缓血管硬化,沐浴选滋润浴液抹身体乳,调节饮食多吃碱性食物,冬季防晒别忘,常按太溪、三阴交、照海穴,让肌肤在冬季也能保持水润。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