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宝宝易手脚冰凉,这不仅因穿少或体温调节差,还可能是疾病所致。其危害大,易患呼吸道等疾病及生冻疮。家长可通过注意保暖、调节室温等 8 招帮宝宝保持手脚温暖,让宝宝温暖过冬。
宝宝手脚冰凉的原因
1. 体温调解能力差
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难以很好地调节体温,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2. 穿衣过少
寒冷的天气里,如果宝宝穿衣过少,就会感到冷,手脚自然会变得冰凉。
3. 疾病引起
宝宝若有发热、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也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宝宝手脚冰凉的危害
1. 易患呼吸道疾病
手脚冰凉的孩子抵抗力较弱,特别在冬季,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可能患上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等。
2. 易生冻疮
如果冬天宝宝的小手被冻之后,有可能生出冻疮等其他皮肤问题。
宝宝手脚冰凉怎么办
1. 注意保暖
如果家长遇到宝宝手脚发凉的现象,首先要看看是不是穿少了,只要鼻尖和后脑勺热就是不冷。保暖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但是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另外,给宝宝捂得太严实的话,也很容易引起疾病。
2. 调节室内温度
宝宝生活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里,手脚就不会发凉。家里有空调,最好把温度调到20℃左右,如果温度太高孩子经常出汗,也很容易引起疾病。
3. 发热引起的手脚冰凉
宝宝在发热时常常伴有手脚发凉,这时有手心足心无汗干燥现象,用手背触及小儿前额可以感到发热,必须及时看医生。
4. 疾病引起的手脚冰凉
一些疾病可以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如贫血、心脏疾病、营养不良等,家长要注意及时就医,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哭声弱、活动少和容易疲劳等现象。
8招帮助宝宝保持手脚温暖
1. 取暖器取暖
适当使用取暖器,使小手变得暖和。但要注意,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更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2. 适度运动
冬天只要是阳光好的天气,就要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如快步走、小跑、爬梯子、玩球、做游戏、模仿操等。对刚刚会站立或学走的小宝宝,也要带去在草地上玩耍,大人拉着宝宝的双手,跳一跳、蹦一蹦。户外运动,既能促进身体产热,提高宝宝的抗寒本领,又有利于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肢体手脚温暖。
3. 饮食调养
在宝宝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红薯、牛奶、肉、鱼、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胡萝卜、青菜等。营养好了,宝宝自然能抵御寒冷的侵袭,手脚也会温暖起来。
4. 常搓手脚
经常给宝宝搓手时,要对手心手背适度用力,反复搓摩,使宝宝双手发热。搓脚时,也是对脚背脚掌反复进行搓摩,以温热为度,尤要注重按摩脚心的“涌泉穴”,可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脚暖则一身皆暖。
5. 适当穿衣
冬天,宝宝穿的贴身内衣以吸湿、透气、保暖的棉织品为佳,外衣稍宽大一点,利于气血流通,四肢温暖舒畅。宝宝出门时要穿好大衣、戴上手套、帽子,脚上穿厚袜和防滑保暖鞋,但不能穿得太多、太紧,以免束手束脚影响宝宝活动。冬季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深色衣服能使身体多获得一些热量,有利于手脚暖和。
6. 勤晒被褥
被褥经过日晒后,被褥内的空气含量增加,变得蓬松,提高了保暖能力。让宝宝盖着晒过的被子,身子和手脚会觉得暖和舒畅。
7. 室温和湿度适宜
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8~20℃以上,相对湿度在55%左右。注意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宝宝生活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里,手脚就不会发凉。
8. 冷热水浴
对于稍大的宝宝不妨用冷水和热水交替冲淋手脚,这种冷热水浴是很好的“血管体操”,血管在一冷一热缩放过程中经受锻炼,对强化体质,预防手脚发冷大有益处。
冬天宝宝手脚冰凉原因多样,危害不小,需注意保暖、调节室温等。8 招可助宝宝手脚温暖,如取暖器、运动、饮食等。家长要多留意,让宝宝温暖过冬,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