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出行旅游增加,罐头成外出携带饮食。但罐头常被误解,如含防腐剂、用边角料、不新鲜、没营养等。其实罐头密封杀菌无需防腐剂,用的是优质原料,加工迅速营养损失少,比长途运输“新鲜”水果更新鲜,营养也比家庭烹调流失少。
罐头的营养误区
误区一:罐头含有大量防腐剂,对人体有害
很多人认为罐头能够长期保存,一定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因此对人体有害。
事实上,罐头能够长期保存的主要原因是密封的容器和严格的杀菌,与防腐剂毫无关系。
1. 罐头制作的第一步是将原料充分加热,杀死所有微生物。
2. 同时,对包装罐进行充分的加热杀菌。
3. 然后将无菌的食物装入无菌的容器中,趁热封口。
4. 最后再进行加热灭菌,冷却后容器内的空气体积会收缩,形成负压,使得容器更加密封,外部细菌无法进入。
经过这些工序,食物自然不会腐败,也就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
中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表示,认为“罐头中含有防腐剂”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对消费者的误导。
误区二:罐头都是用边角料制作的
有些人认为罐头是用品质较差的边角料制作的。
事实上,罐头使用的原料都是品质上乘,外观良好的。
1. 例如,水果罐头大部分是玻璃瓶包装或透明软包装,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完整的橘子、黄桃、山楂、菠萝等。
2. 对于那些看不见内容的罐头,如果使用了质量有问题的原料,很可能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很少有厂家会冒这种风险。
3. 中国是世界罐头生产大国,产品大量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各国,出口量达到300万吨。
4. 这些国家对食品的审查非常严格,中国罐头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欢迎,证明了其质量优秀。
误区三:罐头食品不新鲜
很多人认为,即使罐头食品安全健康,但毕竟是加工过的,总归是不新鲜的。
事实上,罐头食品所用的原料都是新鲜的。
1.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口感,罐头厂商会在最合适的季节选择最新鲜的原料。
2. 为了节省成本,正规的罐头厂商都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并把生产线建在离基地最近的地方,保证从采摘到加工的流程非常短。
3. 与长途运输的“新鲜”水果相比,罐头水果更新鲜。
4. 因为任何蔬果在采摘后都会继续“呼吸”,营养素会不断减少。
5. 罐头水果从采摘到加工完成的整个过程不超过6小时,高温热处理会停止或减缓营养损失的化学反应,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
6. 以黄桃为例,采摘1天后,维生素C会损失30%,而黄桃罐头只损失10%。
误区四:罐头食品没有营养
很多人认为罐头只是方便食品,没有营养价值,和方便面一样只能充饥。
事实上,罐头的加工程序很简单,一般只需要加热。
1. 而且,制作罐头的加热温度不会太高,有时候比家庭做菜的温度还低。
2.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罐头的营养流失比家庭烹饪还少。
3. 应用巴氏灭菌法,一般肉类罐头和海产鱼类罐头的加工温度不会超过120℃左右,蔬菜、水果罐头的加工温度不会超过100℃,而日常的家庭烹饪温度很容易就会超过200℃。
罐头常被误解,实则不然。它无需防腐剂能长期保存,原料上乘且新鲜,加工过程短营养流失少,比长途运输的“新鲜”水果更新鲜,其营养和便捷性值得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