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过,春天将至。专家提醒,开春后需预防 4 种疾病。呼吸道疾病高发,温差致抵抗力低易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春季也不能放松警惕;南方梅雨季易诱发骨关节病;春季气温气压变化易致精神心理疾病。下面一起了解具体预防措施吧。

开春之后需警惕的四种疾病

呼吸道疾病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春天气温变化剧烈,早晚温差大,许多人未能及时增减衣物,加之开春时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毒和细菌更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阳光时应打开门窗;2、经常将衣物、被褥拿到室外晾晒,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3、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

许多人认为冬季才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但春季的“倒春寒”同样不容忽视。春季温差大,对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要求高,更容易诱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
预防措施:1、清淡饮食,少摄入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2、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3、气温骤降时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

骨关节疾病

南方地区春季的梅雨季节,湿冷的天气会加重骨关节疾病患者的不适,甚至诱发病情反复。
预防措施:1、下雨时注意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护腕等;2、饮食上增加钙质的摄入,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减轻关节疼痛。

精神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春季是精神障碍复发的高发期。春季温差大、气压低,加上“倒春寒”和“梅雨季”等因素,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尤其对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群影响更大。
预防措施:1、多晒太阳,阳光有助于改善情绪;2、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避免病情复发;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开春后需防 4 种疾病,呼吸道疾病要注意增减衣物、通风消毒;心脑血管疾病春季温差大需清淡饮食、适量运动;骨关节疾病雨天要保暖、多补钙质;精神心理疾病春季气温多变易情绪波动,多晒太阳、按时服药。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