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一两天就具分辨味道能力,喂药却让父母头疼。生病需遵医嘱用药,喂药有窍门。摇匀药水,调匀粉剂片剂,半卧位喂药防呛。哭闹时可灌药,但要注意方法,别从中间灌或捏鼻。吐药后要补喂,服中药可用奶瓶加糖。别用普通匙量药,可用橘子水等助服,服药后多喂水助吸收。
如何让宝宝顺利吃药?
给宝宝喂药,安全第一
宝宝生病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因为宝宝用药量的大小与年龄、身体有关,也与生理特点、病情轻重有关,所以要听医生的。
给宝宝喂药时,最好抱起宝宝,取半卧位,防止药物呛入气管内。
巧用方法,轻松喂药
喂药水时应该先摇匀,给粉剂、片剂时,可将药用温开水调匀后再喂。
如果宝宝一直又哭又闹,不肯吃药,父母只能采取灌药的方法:一个人用一只手将宝宝的头固定,另一只手轻捏住宝宝的下巴,另一个拿一个小匙,沿着宝宝的嘴角灌入,等宝宝完全吞咽下后,固定的手才能放开。
温馨提醒:家长不要从宝宝嘴中间沿着舌头往里灌,因为舌尖是味觉最敏感的地方,宝宝更加抗拒吃药,而且哭闹时容易呛着。家长也不要捏着鼻子灌药,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窒息。
药后护理,不可忽视
宝宝把药吐出来后,要根据吐出的量的多少进行补喂。补喂的药量,一般是全量或一半。
宝宝服药后,要注意多喂温水,使药迅速流向胃肠部,得到充分溶解,利于吸收。
由于牛奶可使胃液的酸度大大降低,不利于铁剂的吸收,所以含铁制剂不要用牛奶冲服。
服中药时可用奶瓶喂,加些糖,加水不宜太多。
不要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因为不易掌握药量。
妙招助攻,药到病除
对于害怕吃药的宝宝,可以用橘子水、糖水等来帮助服药。
有些宝宝在服药后常常出现呕吐现象,这时可以先少服用一些,观察后再继续服用。
给宝宝喂药需谨慎,遵医嘱很重要。喂药方法多样,摇匀药水、调匀粉剂片剂等。抱宝宝半卧位防呛,灌药要固定好。别从中间灌药和捏鼻,吐药后要补喂。多喂温水助吸收,含铁制剂不用牛奶冲,服中药可用奶瓶加糖。害怕吃药可用橘子水等助服,服药后呕吐可少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