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称“断奶”为母婴二次分离,它是宝宝成长的一部分。本文将解答宝宝断奶的常识问题,包括何时断奶好、为何要断奶、断奶后如何避免复吸以及断奶前要做的准备和断奶后要注意的事项等,让宝宝断奶更顺利。

什么时候断奶好?

正常断奶时间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10个月或是一周岁左右就可以考虑断奶了,因为这时孩子的消化系统已经完善,断奶可以增加孩子的营养,更好地满足孩子的生长需要。

过早断奶的弊端

如果过早给孩子断奶,甚至直接不给孩子喝母乳,会不利于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利于母婴培养感情。

断奶时机选择

1、选择春秋两季,气候温暖,断奶更容易。
2、避免在孩子生病或气候过于干燥的时候断奶。

为什么要断奶?

对妈妈的影响

如果妈妈不及时断奶,会引起子宫内膜萎缩,导致月经不调,影响身心健康。

对宝宝的影响

1、母乳虽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孩子长大后,母乳已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2、孩子不可能一直喝母乳,及时断奶是必然的趋势。

断奶后如何避免孩子复吸?

断奶过程中的挑战

1、孩子可能会哭闹、不吃饭、精神萎靡,想吃奶。
2、妈妈可能会经历“回奶”之痛。
3、孩子容易复吸,一旦复吸,再次断奶就更加困难。

应对措施

1、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拒绝给孩子喂奶。
2、暂时把孩子交给丈夫或有经验的人照顾,妈妈到外面散散心,避免孩子看到妈妈,减少想喝奶的欲望。

断奶前要做哪些准备?

减少哺乳次数

断奶前,要减少哺乳次数,多给孩子吃辅食,这样可以减少乳汁分泌量,让孩子更快适应母乳以外的味道。

准备好奶粉和辅食

事先准备好奶粉,以及孩子平时喜欢吃的辅食,并增加辅食种类。

断奶后要注意些什么?

关注孩子情绪和免疫力

孩子断奶后几天,可能会有情绪不良或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这时父母要注意陪伴孩子玩耍,并保证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

断奶的意义

断奶是宝宝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妈妈展现智慧的时候。断奶对母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断奶是宝宝成长的标志,也是妈妈展现智慧之时。10 个月到 1 周岁可考虑断奶,春秋季气候适宜更易度过。断奶前减少哺乳次数,准备好辅食和奶粉,断奶后注意孩子情绪和补水。掌握常识,让断奶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