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常见,夏季更是高发。它并非疾病,而是症状,需重视原因。有生理性、感染性、食饵性三种。处理时可从饮食、护理、用药入手,非严重情况可在家自行处理,严重或特殊情况需就医,且初次就医带宝宝便便,后期家庭护理很重要。

宝宝腹泻的原因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主要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宝宝,通常是由于对母乳或蛋白过敏引起的。过敏宝宝脸上可能还会出现湿疹。这种腹泻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更换合适的配方奶粉,或等待宝宝肠胃耐受性提高,即可慢慢恢复正常。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于宝宝吃了脏东西,或者奶瓶、餐具消毒不彻底等原因引起的胃肠道感染,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

食饵性腹泻

宝宝肠胃比较脆弱,食用生冷的水果、辅食,或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或腹部着凉,都会出现拉肚子。

夏季宝宝腹泻的处理方法

饮食

1、宝宝腹泻很容易脱水,每次拉完肚子后都要注意补充水分。
2、可以喝米汤(水开后,下大米,10分钟后关火,取米汤)。
3、不要吃高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羹),少吃糖类和淀粉类辅食。
4、短时间内不要食用水果(除了香蕉)、蔬菜、生冷食物。

护理

1、注意食物的卫生和餐具的消毒。
2、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受凉。
3、拉肚子后,尽可能频繁地更换尿布或裤子,以免出现尿布疹等并发症。
4、换完尿布/裤子,使用洗手间之后要洗手消毒。

用药

如果饮食和护理都注意好了,宝宝还是腹泻不止,可以考虑在药店买点非处方药备用。
注意:爸爸妈妈们千万别滥用抗生素和止泻药!以下几种非处方药对普通的小儿腹泻还是比较有效的:
1、口服补钠盐:药店能买到,每次拉肚子后可以喂50~150毫升。喂的时候不要心急,可以用小勺子,每隔2-3分钟喂一点。
2、蒙脱石散:这个药就是在肠壁形成一个保护膜,同时把病毒等一起吸附过来,能够保护肠道黏膜,而且不会被宝宝吸收,并减少水分丢失。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腹泻,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优先治疗原发病。
3、肠道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控制腹泻。药品可在4℃环境下保存,饭后1小时后服用,喂药时要用温水冲服,不要用太烫的水,不要与抗菌素同时服用。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能在家处理。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以及在家护理不能缓解的腹泻,都必须求助专业医生处理。
当出现以下情况,还是要去医院找医生:
1、发烧
2、腹泻剧烈,次数和量都特别大
3、不能正常饮食
4、频繁呕吐
5、脱水体征,如眼窝凹陷、泪少、黏膜干燥或尿量减少等
6、粪便带脓血或较多鲜血
7、年龄<6个月、早产儿,且腹泻不能控制

就医建议

初次去医院做检查,最好是带着宝宝的便便去。妈妈一定要直接用干净的保鲜膜或者塑料瓶收集宝宝刚刚拉出(1小时内)的粑粑,因为超过1小时内的便便,很容易出现假性结果。
不管大人小孩,拉肚子都是常有的事儿,上医院医生也只是看情况开药,但后期的家庭的护理,包括饮食起居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最后提醒一下,宝宝腹泻不意味着宝宝要“饿着”,拉肚子已经很辛苦了,所以要及时补充食物和能量哦。

宝宝夏季易腹泻,原因分三种别慌张。饮食护理很重要,用药需谨慎别滥。非严重情况可在家处理,注意补充水分等。但严重情况需就医,带便便去检查更准确。后期护理更关键,别让宝宝饿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