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温常被忽视,临床上体温小于等于 33 度称低温。其由神经中枢发育等因素引起,手脚冰冷。本文将聊宝宝低温事,包括定义、原因及护理,如保持适宜环境温度、选保暖衣物等,希望能帮到宝妈们。
新生儿低温,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新生儿低温?
新生儿低体温是指新生儿的体温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指低于33℃。新生儿由于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血管多,易于散热,保温能力差。此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肌肉不发达,活动少,产热能力差。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时,新生儿很容易发生低体温。对体温明显降低的新生儿,应进行快速复温,可使用远红外辐射热保暖床或暖箱复温。温箱的温度高于患儿皮肤温度1度,随着患儿体温升高,温箱温度上升,复温速度要慢,为每小时0.5~1度。复温时应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体温监测应包括肛温,腋温,腹壁皮肤温度及环境温度。
引起新生儿低温的原因
新生儿低温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原因:负责体温调控的神经中枢发育不成熟。
2. 进食不足:新生儿储存在肝脏的糖原能够分解供热,但只能支撑一天时间。当这部分糖原消耗完毕后,如果宝宝没有充分进食,就无法保证热量供给,容易引起低温。
3. 疾病影响:如果宝宝患有败血症、化脑等极易感染的疾病,食欲会降低,所吃的东西无法确保充足热量供应。此外,宝宝若是因为休克、酸中毒等使得棕色脂肪分解受到阻碍,也会导致产热不足,诱发低温。
4. 外部环境变化:新生儿很容易散热,当外部温度降至适中温度以下,而保暖措施没有跟上的话,宝宝就无法保持自身正常体温,表层温度甚至达不到35℃。
5. 氧气供应不足和神经系统不完善:新生儿有一个热量“主产区”——棕色脂肪,而棕色脂肪分解脂肪酸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充足的氧气和发育正常的神经系统。所以任意一个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话,棕色脂肪就无法正常分解,宝宝就会产热不足导致低温。
如何护理低温新生儿?
护理低温新生儿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让宝宝处在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中,特别是天气特别冷的时候,居家温度要稳定在20℃左右。
1. 宝宝贴身衣物保暖性要好:宝宝平时所穿的衣服、用来包裹的小被子都要选用纯棉材质,夹棉要用新棉花,把宝宝的衣服或包裹事先热一下再给宝宝穿用。
2. 父母注意观察:由于宝宝太小,即使有时候自己不舒服也没有办法告诉爸妈。因此大人要经常握握宝宝的手脚,看是否存在冰冷状况。一旦发现宝宝体温较低的话,就要加强保暖,比如多盖床被子、用热水袋等。若用热水袋,尤其要留意水的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宝宝,通常40-60℃左右就可以了。最好在宝宝跟热水袋之间隔点衣物,不要紧贴宝宝稚嫩的肌肤。
3. 灵活处理:当发现宝宝体温较低时,最方便直接的方式就是怀抱法,把大人的体温传递给宝宝。但是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后发现孩子的体温依旧没有回升的话,就要及时送医了,否则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
宝宝低温需重视,神经中枢未成熟,进食不足易致冷,疾病感染影响大,环境变化散热快,氧气供应也关键。护理要做好,环境适宜、衣物保暖、观察仔细,灵活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