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是流口水,让新手妈妈们困惑不已。4 - 5 个月左右,宝宝唾液腺发育、长牙等都会致口水增多。流口水虽正常,但护理不当易长口水疹。文中给出围嘴、清洁等预防办法,还有锻炼吞咽等注意事项,让妈妈轻松应对。
宝宝为何爱流口水?
唾液腺发育成熟
当宝宝4-6个月大时,唾液腺开始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这是宝宝口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长牙期后,口腔内神经和唾液腺受到刺激,也会加剧口水分泌。
辅食刺激
宝宝添加辅食后,辅食中的淀粉会刺激口水中淀粉酶的分泌,也导致口水增多。
口欲期
宝宝在口欲期,经常习惯吮吸手指,这也会刺激口腔,增加口水的分泌。
吞咽功能未发育完全
婴儿的口腔浅小,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口水来不及吞咽,就容易流出来。
口水的积极作用
宝宝的口水虽然容易弄湿衣服,但也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
保持口腔湿润
口水可以保持宝宝口腔的湿润,防止嘴巴干涩。
软化固体食物
口水可以帮助软化宝宝的固体食物,让宝宝更容易吞咽,接受固体食物变得更容易。
保护口腔卫生
口水能清除口腔内的脏东西,并含有天然杀菌物质,减少宝宝长牙后蛀牙的几率。
促进消化
唾液可以综合胃酸,唾液淀粉酶能将宝宝吃进去的淀粉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糖分,促进消化。
预防口水疹
虽然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不注意护理,宝宝容易长口水疹。
口水疹的产生
口水疹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引起的。宝宝娇嫩的皮肤容易受到口水的浸泡,导致疹子出现。
预防口水疹的措施
预防口水疹比护理和治疗要简单得多。
1. 围上围嘴
围嘴可以有效地保护宝宝的皮肤,避免口水浸泡。
2. 保持清洁
发现宝宝流口水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强的纱布手帕或纯棉柔巾擦干口水,并适当涂抹婴幼儿使用的油脂来保护皮肤。
3. 及时换洗
如果宝宝口水太多,衣服、枕巾、被子等也弄湿了,要勤换洗,防止细菌滋生。
4. 剪短指甲
宝宝长口水疹后,皮肤会痒,要及时剪短指甲,防止宝宝抓挠皮肤造成损伤。
5. 锻炼吞咽能力
训练宝宝多用勺子,多做吞咽动作,减少口水的流出。
6. 注意逗弄方式
逗弄宝宝时,不要捏脸颊,以免刺激唾液腺,导致口水分泌增多。
宝宝流口水虽常见,但护理不当易长口水疹。围嘴、清洁、换洗等可预防,还需剪短指甲、锻炼吞咽及注意逗弄方式。口水对宝宝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了解这些,让宝宝远离口水疹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