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有讲究,9 个月不会爬别慌。8 - 11 月多爬行,12 月左右练站立,15 - 18 月开始走。学步分三部,避开误区很重要,莫忘爬行好处多,光脚才是学步佳。

宝宝学步三部曲

第一部:爬行阶段 (8-11个月)

在这个阶段,鼓励宝宝多练习爬行,这可以促进他们四肢肌肉力量的增长,提高身体协调性。当宝宝能够很好地用下半身支撑上半身的重量,能够灵活地转移身体重心,并且达到一定的平衡性时,就预示着宝宝进入学步初期。此时可以尝试让宝宝自然站立,从每次2-3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逐步延长站立时间。

第二部:站立训练 (12个月左右)

经过站立训练,宝宝已经掌握了良好的平衡性。这时,可以让宝宝扶着沙发或栏杆慢慢挪动步子。同时,注意锻炼他们下蹲和站立动作的连贯性。比如,故意丢下一个玩具让宝宝自己捡起来,反复练习,既可以刺激下半身肌肉力量的增长,还可以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

第三部:学步期 (15-18个月)

经过几个月的学步期,宝宝基本掌握了走路的要点,身体平衡度也能够运用自如。此时,家长除了要加强锻炼宝宝腿部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各部位间的协调性,更要训练宝宝尽快适应各种地面的能力。多带宝宝到户外走走,尝试各种不同的地形。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学会走路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很多潜在的生理缺陷,如内八、外八、扁平足等,往往就在这个阶段埋下隐患,因此父母不可掉以轻心。

宝宝学步误区

1. 不学爬,先学走

爬行是宝宝动作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它需要手眼脚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需要大脑的支配。所以,爬行对宝宝大脑发育非常有好处。千万别因为怕脏或者想要宝宝早点学会走路而放弃爬行,而应该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条件让宝宝尽情爬行。

2. 怕宝宝摔跤,用学步带拎着走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学步带非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拎着宝宝走路,还不会让宝宝摔倒,同时也比较节省力气。但学步带也有很多弊端,因为在使用学步带的时候,宝宝每走一步都是大人在使劲,会导致宝宝的平衡性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宝宝错误的走姿,对胸部产生压迫,影响肺功能。

3. 走路必备学步车

在很长时间内,学步车都被认为是学步神器。将宝宝放在学步车里,不仅不用特别照顾,宝宝还不会摔倒,还可以练习走路。但是,学步车不仅不利于宝宝学走路,还容易导致宝宝“O”形腿的产生,日后走路姿势也会出现异常。

4. 走好路全靠学步鞋

只有在宝宝学会走路之后,才是学步鞋登场的时候,而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光脚才是最好的选择。光脚的时候,宝宝脚部的神经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足底的肌肉,促进足弓的形成。如果温度太低不适合光脚的话,可以选择底部有防滑设计的袜子。

宝宝学步分三步,各阶段有侧重。8 - 11 月多爬行,12 月左右学站立挪步,15 - 18 月基本掌握走路要点。避开不学爬、用学步带拎着走等误区,光脚或选防滑袜更好,莫让学步阶段留下隐患。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