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6 至 9 月开始咿呀学语,各阶段有不同表现。宝妈要积极引导,如多说话、读故事等。文中还分享教宝宝说话的妙招及宝宝说话晚的迹象,别着急,让宝宝慢慢成长。

宝宝学说话的阶段和技巧

婴儿多大会说话?

事实上,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会“说话”,只不过他们以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种语言只有经常照顾他们的人才能理解,一般人很难理解。
1、出生1-3个月的婴儿只能发出“啊”、“呀”、“呜”等单音节字,大多为类似语气的声响。
2、出生4-5个月的宝宝会偶尔发出听起来像“爸爸”、“妈妈”等叠音,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发音并不具有特定意义,可能只是巧合。
3、出生6-9个月的婴幼儿会说的话逐渐增多,咿呀学语听起来更像是在“说话”,他们的发音也更接近成年人的语调和语气。这一阶段,父母要多给宝宝读书、讲故事,多跟他们讲话,以促进语言发展。
4、1岁到1岁半的宝宝能够说出一两个词语,并知道这些词语的意义。个别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幼儿甚至可以说一些简单的短句,比如“糖吃”等。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会根据情境有语调的变化,比如表达问题时会提高语调,例如“糖糖?”
5、1岁半到2岁的宝宝词汇量已经能够达到两百多个,但大多数是名词,还有一些动词和形容词。这一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速度很快,甚至可以达到每天十个或者更多,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6、2岁半到3岁的宝宝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能够使用“我”、“你”等代词。词汇量也会进一步增多,达到三百个左右,能混合使用名词和动词说出简单的句子,比如“我要吃糖”。
7、3岁之后孩子的语言能力会继续快速发展,逐渐能够和人持续进行谈话,而且他们的语调、语气、用词等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宝宝说话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每个宝宝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可能会晚一点,父母无需过于担心。如果宝宝的语言发展明显落后,父母则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

怎样教宝宝说话?

好的教育技巧和方法能促进宝宝语言的良好发展,而不当的教育方法则会适得其反。以下是一些教宝宝说话的妙招:
1、尽早和宝宝“交谈”。不要等孩子会说话了才跟他们交谈!和宝宝的对话要从出生时就开始,即使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也会用咿呀声、动作,甚至是哭声来回应你。通过这样的交流,你能够更好理解宝宝的语言,并给予他们语言刺激,为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培养你和宝宝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
2、使用“妈妈式语言”。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将语速变慢、声调提高,语气也会变得有些夸张。宝宝很喜欢这样的语言,因为他们觉得很有趣而且容易理解。
3、多向宝宝介绍周围事物。对于幼儿来说,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十分新奇的,他们对看到的一切都满含好奇。父母要抓住宝宝的这一特点进行语言教育,比如吃饭时多向宝宝介绍食物,到小区散步的时候多给宝宝讲讲各种花草树木,总之要抓住生活点滴给宝宝创设语言学习的丰富环境。
4、多给宝宝读书、讲故事。阅读和讲故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阅读和讲故事所用的语言是区别于口语的书面语,更规范,多接触这一类语言可以很好丰富幼儿的词汇和语言表达形式。

宝宝说话晚的迹象

正常来说,两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语言很好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到了四岁时就能够基本掌握本民族的语言了,到了五岁应该能够做到自己编故事、比较清楚地复述听过的故事或者看着图片讲故事。一般来说,与语言发育早的孩子相比,发育晚的孩子语言的发展迟滞4-6个月是属于正常的,而如果迟得太多的话,爸爸妈妈就需要注意了。下面列出一些标准供家长参考:
1、6个月:不会大声地叫或不会笑。
2、8-9个月:还没有进行咿呀学语。
3、10个月:当别人喊他的名字时还没有反应。
4、1岁:还不能发出声母,如b、p等,不会摇头、挥手等基本的肢体动作,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需求。
5、1岁半:还只是能说极少量的词,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指指出想要的东西。
6、2岁:不能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不会根据指令指出自己的身体部位。
7、3岁:不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不爱和其他人交流,不会说短语,存在严重的分离焦虑。
8、4岁:还不能说完整的话,说话还不能让别人理解。

宝宝说话是个渐进过程,存在个体差异。6 月到 9 月会咿呀学语,1 岁后能说词,1 岁半词汇增多,2 岁半到 3 岁能说简单句。教宝宝说话可尽早交谈、用“妈妈式语言”、介绍事物、读书讲故事,别担心晚于标准 4 - 6 月属正常。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