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人流行音乐盛行,孩子易受影响。幼儿学唱成人歌对其生理心理有影响,3 岁前孩子音域窄,应选适合歌曲。家长要创设良好音乐环境,如不同时段放不同乐曲,让孩子随节拍做动作,还可鼓励孩子表达感受,促进其发展。
幼儿学唱成人歌曲的危害
影响幼儿声带发育
3岁左右的婴幼儿咽部、声道的肌肉尚未发育成熟,音域相对较窄,应该选择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歌曲演唱。儿童歌曲、童谣音域一般在小三度之内,符合这个年龄的生理特征,最适合儿童学唱。
而成人歌曲音域宽,音高起伏大,为了达到歌曲所要求的音调,必定加强咽部和声道的肌肉的收缩,结果加重肌肉和神经组织的损伤,这样很容易损害幼儿的嗓音。
影响幼儿音乐感知
一般而言,幼儿从2岁开始就喜欢模仿唱歌,3岁以前的幼儿,对音乐只是一种直觉的刺激,他是没有太多分辨的,听到什么不学什么,若不加以引导,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孩子的嗓音。
音乐对幼儿的益处
音乐对孩子是很有好处的,对孩子来说,音乐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等。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如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临睡前,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在游戏时,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动作(律动),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这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力。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选择和谐的乐曲作伴奏,增强情感的渲染。
音乐欣赏的建议
选择优秀儿童音乐作品
给孩子播放乐曲时,首先可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此外,可选用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施特劳斯的《兰色的多瑙河》、舒曼的《童年情景》等。
控制音乐播放时间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孩子听音乐每次不超过20分钟,1~3岁的孩子每次不超过30分钟。音乐的更换也不宜过频,一般可以2~4个月更换一次。
鼓励幼儿表达感受
孩子欣赏音乐的同时,家人还可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将所听到、所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
音乐对孩子益处多,家长应创设良好环境。日常让音乐伴随活动,不同场景选不同乐曲。1 岁内每次不超 20 分钟,1 - 3 岁不超 30 分钟,2 - 4 月更换一次。鼓励孩子想象表达,加强语言和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