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种类繁多,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妇科肿瘤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常见。不同肿瘤各有特点及高危因素,定期检查、注意生活习惯等可预防,关注血、带、肿块及疼痛,助你远离妇科疾病。
妇科肿瘤的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女性中发病率居第一位。
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全世界每年约有29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我国约为5万人,且农村高于城市。
任何保持有性生活的妇女均作为普查的对象,每年均应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3次正常者可减少检查次数。
以下情况为高危人群:
1. 年龄》40岁
2. 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
3. 宫颈中度、重度糜烂
4. 本人或配偶性行为混乱、性卫生不良
5. 男性伴有其他患宫颈癌的性伴侣
6. HPV、DNA检测持续阳性
7. 尖锐湿疣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
女性宫颈癌早期癌可无症状,一般表现阴道出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可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老年期妇女,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高危因素有:
1. 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
2. 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3. 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及子宫肌瘤有不规则出血者
4. 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
5. 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者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具体症状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不正常排液、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等。
应注意全面检查,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卵巢癌
卵巢癌是仅次子宫内膜癌、居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由于早期无症状,且位于盆腔深处,往往发现时已是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全世界每年有22.5万妇女被诊断为卵巢癌,有14万名患者死于卵巢癌。
在中国,卵巢癌的发病率以每年1.83%的速度递增,且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卵巢癌和其他癌症一样,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精神因素及环境等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流行病学上,还发现,吸烟、体重指数、节食、不健康饮食(少纤维素饮食)等与卵巢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发病隐匿,病死率高,缺乏普查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妇科检查、经阴彩超和血清CA125检测,是目前诊断卵巢癌常用的方法,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高危人群筛查手段。
哪些因素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1. 年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阶段的妇女,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少部分特殊类型的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幼年女性。
2. 生育:过早分娩、密产、多产者易发宫颈癌,少产、不育者易患子宫内膜癌。
3. 性卫生:不洁的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是子宫颈癌发病主要因素。
4. 内分泌:长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5.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尤其是大量吸烟,可能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饮食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
预防保健
1. 观血:即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接触性出血等。
2. 观带:正常的白带是少量白色略显黏稠的分泌物。脓性白带、血性白带、米泔样白带、水样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
3. 自摸肿块: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肿物是可以发现的。
4. 感觉疼痛时,应及时做检查。
女性需关注多种妇科疾病,肿瘤呈年轻化趋势。定期妇科防癌检查很重要,不同肿瘤有各自特点及高危人群。要注意生活各方面因素,如观血、观带、自摸肿块等,及时察觉异常,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