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干燥,宝宝易变“火娃娃”,不良习惯致上火。文中介绍宝宝上火种类、症状及预防、上火后不能吃的东西等,如实火、虚火表现,母乳喂养、合理饮食等预防措施,以及秋后天凉后宝宝上火的注意事项等,关乎宝宝健康,需重视。
宝宝上火的种类及症状
1. 上火的种类
上火是中医辨证的理论,指机体阴阳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宝宝上火的种类主要分为实火和虚火。
2. 实火症状
实火症状主要表现在:
1. 烦躁
2. 头痛
3. 高热
4. 目赤
5. 腹胀痛
6. 小便黄
7. 大便秘结
8. 舌红苔黄
9. 鼻出血
3. 虚火症状
虚火症状主要表现在:
1. 躁动不安
2. 畏寒怕风
3. 形体消瘦
4. 身倦无力
5. 口燥咽干
6. 舌红无苔
如何预防宝宝上火
宝宝的“火”通常都属于实火,一般由于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发生。为预防宝宝“上火”,建议:
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宝宝上火。
2. 合理饮食:如果母乳不足,建议选用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要控制宝宝的零食量,不吃辛辣、油炸等易“上火”的食物。
3. 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宝宝调节身体机能,预防上火。
4. 让宝宝多喝水:多喝水可以补充水分,预防便秘,是预防上火最简便的方法。
5. 给宝宝吃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粗纤维对预防宝宝便秘很有帮助。
6. 帮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宝宝上火了,应该如何护理
1. 保证足量饮水
宝宝皮肤黏膜娇嫩,适应了夏季潮湿环境,立秋后气候逐渐凉爽,湿度降低,气候干燥。此时温差较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宝宝活泼好动,出汗较多,需及时补充水分。饮水多以白开水为主,不宜饮用含糖饮料。
2. 食物尽可能丰富
保证维生素类摄入。由于宝宝咀嚼功能尚不完善,蔬菜纤维较多,宝宝一般不愿接受,故应把菜切得碎一些。水果以应季水果为好,因秋凉,瓜果不宜吃的太多,免伤脾胃。
3. 合理选择零食
不吃油炸、烘烤食品,少吃炒瓜子、炒花生等易导致上火的食品,入秋后更要少吃冷饮。
专家提示
宝宝上火会出现以下症状:
1. 便秘
2. 睡眠不安
3. 身体无力
4. 眼角黄色分泌物
5. 舌质发红
6. 舌苔白腻
7. 咽红
8. 尿黄
一般由于吃得过多,导致胃火发生。为预防宝宝“上火”,建议:
1. 母乳喂养
2. 选用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3. 让宝宝多喝水
4. 吃蔬菜水果
5. 不吃油炸、烘烤食品,少吃炒瓜子、炒花生等食品,入秋后更要少吃冷饮。
6. 合理饮食,保证睡眠。
天热干燥易致宝宝上火,其种类有实火、虚火,症状多样。预防要母乳喂养,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四季温差变化都需注意。上火后大便干结、流鼻血,要保证饮水,食物丰富,不吃易上火食物,养成规律排便习惯。